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岁晚文园渴疾深,相瞻北斗不堪斟。
幸无封禅书留藁,岂有长门赋卖金。
它日友人定郊谥,当时酒客诵雄箴。
箕山未是逃名地,何处人间有密林。
白话文翻译:
岁末时节,文人的渴望和疾病都加重了,仰望北斗星却苦于无法畅饮。
庆幸自己没有留下封禅的文字和资料,更不可能有“长门赋”那样的金钱交易。
将来有友人定要在郊外给我谥号,那时候酒客们也会吟诵我的壮丽诗篇。
然而,箕山并不是一个逃避名声的地方,哪里才有世间的密林呢?
注释:
- 岁晚:岁末,指一年结束的时节。
- 文园:文人聚集的地方,指文人圈子。
- 渴疾:渴望和疾病,渴望可能是对名利、成就的追求。
- 北斗:北斗星,古代天文象征,暗指方向或理想。
-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封禅的仪式,象征权力和荣誉。
- 长门赋:指汉代王嫱所作的《长门赋》,与金钱和名利有关。
- 郊谥:在郊外给人谥号,表示对逝者的评价和纪念。
- 雄箴:指豪放的诗句或文辞。
- 箕山:传说中的隐士之地,寓意逃避名声的地方。
- 密林:深密的森林,象征隐秘和安静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月溪,宋代著名诗人,生活在北宋末期和南宋初年。他的诗风以豪放、沉郁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作品多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的无奈。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岁末,诗人身处动荡的时代,内心充满对名利的渴求与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三和》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矛盾的诗作。从字句中可以感受到刘克庄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岁末的时节,既是总结过去,也是展望未来,诗人以“岁晚”开篇,便揭示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渴望与疾病的交织,使得他对北斗星的仰望带上了一种无力感,似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愈加遥远。
接着,诗人通过“幸无封禅书留藁,岂有长门赋卖金”的感慨,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他不愿意被历史铭记为追求物质和名声的文人,反而更向往一种清淡的生活状态。这种心态在“他日友人定郊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诗人希望将来的朋友能够在他逝去后给予一个真实的评价,而不是物质利益的交换。
最后一句“箕山未是逃名地,何处人间有密林”则是全诗的升华,诗人意识到逃避名声并非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的隐逸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晚文园渴疾深:岁末,文人的渴望和疾病显得更加深重。
- 相瞻北斗不堪斟:仰望北斗星,却无心去斟酌理想。
- 幸无封禅书留藁:庆幸没有留下追逐名利的文书。
- 岂有长门赋卖金:更不会以《长门赋》那样的作品来换取金钱。
- 它日友人定郊谥:未来朋友定会在郊外为我谥号。
- 当时酒客诵雄箴:那时酒客们会吟诵我的豪放诗篇。
- 箕山未是逃名地:箕山并不是一个可以逃避名声的地方。
- 何处人间有密林:哪里才有真正可以隐逸的地方呢?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岁晚”与“相瞻”,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北斗星比作理想的象征,表达诗人内心的渴望和追求。
- 排比:通过一系列否定句式强调诗人对名利的拒绝。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诗人与名利、理想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终揭示出内心对自在与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岁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的回顾。
- 北斗:象征理想与方向,诗人对未来的渴望。
- 箕山:隐喻逃避名声的地方,代表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密林:象征内心的宁静与隐秘,反映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岁晚”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年初
- B. 年末
- C. 夏季
- D. 秋季
-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追逐
- C. 淡泊
- D. 不在乎
-
“箕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名声
- B. 理想
- C. 逃避名声的地方
- D. 现实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表现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名利的超脱,但李白的语气更为豪放,情感更加奔放。
- 《终南山》:王维通过清幽的山水描写,展现隐士生活的宁静,与刘克庄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刘克庄的诗集《月溪诗集》
- 相关古诗词的解析书籍
- 《宋代文学》相关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