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郭右曹》

时间: 2024-10-02 12:19:03

阅世行将老斲轮,那能不朽见仍云。

岁中日月又除尽,圣处工夫无半分。

秋水寒沙鱼得计,南山温雾豹成文。

古心自有著鞭地,尺璧分阴未当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郭右曹
黄庭坚

阅世行将老斲轮,那能不朽见仍云。
岁中日月又除尽,圣处工夫无半分。
秋水寒沙鱼得计,南山温雾豹成文。
古心自有著鞭地,尺璧分阴未当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时光的感悟。面对岁月的流逝,虽然生活逐渐走向衰老,但仍无法期待长生不老。岁月如梭,日月交替,圣贤之人也得在这无尽的时光中精心修行。秋水与寒沙中鱼儿得以自由,南山的温雾中,豹子的身影显得分外清晰。古老的心志依然存在,尽管现在的成果难以显现,但不必过于急功近利。


注释:

  • 阅世:阅览世事,经历生活。
  • 斲轮:这是一个比喻,表示时间在不断地削减,象征着衰老的到来。
  • 不朽:指长生不老或永恒不灭。
  • 岁中日月:指一年中的日月交替。
  • 圣处工夫:指在圣人所处的地方,努力修行。
  • 古心:对古代思想或信念的坚持。
  • 尺璧:比喻珍贵的东西(如玉璧)。

典故解析:

  • 圣贤:指古代的圣人和贤者,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 古心:古代的志向或理念,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其文学成就独树一帜。他在诗歌上追求清新脱俗,并在书法上与苏轼齐名。黄庭坚的诗风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在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生之后,他愈发关注内心的修养和对古代思想的继承。


诗歌鉴赏:

《次韵郭右曹》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直面衰老的现实,诗人以“阅世行将老”自勉,揭示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然而,随之而来的“岁中日月又除尽”,则在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努力修行。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如“秋水寒沙”的鱼儿和“南山温雾”的豹子,来表现自然的生生不息与生命的智慧,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意象,还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

诗的后半部分再度强调了内心的坚持与努力,虽然“尺璧分阴未当勤”暗示了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努力可能并不总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但诗人依然鼓励人们持之以恒,保持古老的心志。整首诗在风格上兼具哲理与情感,读来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阅世行将老斲轮:经历世事,年岁渐老,时间如刀削般不断削减。
  2. 那能不朽见仍云:面对现实,无法期待长生不老,人生无常。
  3. 岁中日月又除尽:年复一年,日月不断循环,时间悄然流逝。
  4. 圣处工夫无半分:即使是圣贤之人,也需在这无尽的时间中努力修行。
  5. 秋水寒沙鱼得计:秋天的水流与寒沙之中,鱼儿获得了生存的智慧。
  6. 南山温雾豹成文:在南山的温雾中,豹子的形象逐渐清晰,象征着自然的灵动。
  7. 古心自有著鞭地:古老的心志依然存在,尽管现实困难重重。
  8. 尺璧分阴未当勤:珍贵的东西未必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但仍需努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斲轮”比喻时间的流逝。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使整首诗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内心修养的坚持,强调了尽管现实中难以获得成功,但仍需努力追求理想和信念。


意象分析:

  • 秋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 寒沙:指宁静与冷清,反映诗人对孤独的感受。
  • 南山:象征着高远与追求,代表理想的追寻。
  • 鱼与豹:分别代表生命的智慧和自然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阅世行将老”的意思是: A. 经验丰富
    B. 年岁渐长
    C. 生活富足
    D. 不再年轻

  2. “秋水寒沙鱼得计”中的“得计”指: A. 鱼获得智慧
    B. 鱼逃避捕杀
    C. 鱼获得财富
    D. 鱼生存繁衍

  3.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生命的无常
    B. 自然的美丽
    C. 对古代思想的尊重
    D. 追求财富与名利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了对人生的豪情与畅快,而黄庭坚的《次韵郭右曹》则更加内敛,关注生命的哲理与修行。两者虽主题不同,但均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