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忠懿王画像赞》
时间: 2025-01-10 23:22: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钱忠懿王画像赞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文武忠懿,堂堂如春。
中有樗里,不以示人。
雷行八区,震惊听闻。
提十五州,共为帝民。
送君者自崖而反,以安乐其子孙。
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眇大物而成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钱忠懿王的忠诚与威仪,像春天那样光辉灿烂。王的内心像樗树一样深沉,不轻易向外人展示。雷声在八方回响,令人震撼,提携了十五个州的人民,共同为国家的百姓服务。送行的人从崖边返回,以安抚自己的后代。虽然九万里之外的风在地面上吹拂,但微小的物体却能成就伟大的仁德。
注释:
字词注释:
- 文武:指有文才与武力的人。
- 忠懿:忠诚而有德行。
- 樗里:樗树,象征内敛、深藏不露。
- 雷行八区:雷声遍及八方。
- 十五州:指代国家的广大地域。
- 安乐其子孙:使后代能够安稳快乐。
- 九万里:形容距离之遥。
- 眇:微小,形容事物的渺小。
典故解析:
- 樗里:出自《左传》,樗树象征不显山露水的隐者。
- 九万里:形容广阔的视野与志向,源于古代对天地的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豪放著称,擅长山水诗,作品多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对钱忠懿王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反映了士人对忠臣的崇尚,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钱忠懿王的高尚品德与崇高地位。诗的开头用“文武忠懿,堂堂如春”来塑造王的威严与风范,接着通过“中有樗里”表达他内心的深邃与不张扬。雷电的形象则象征着他在政治上的震慑力与影响力,令人不敢小觑。诗中提到的“十五州”,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划分,更是对其施政能力的肯定。
在最后两句“送君者自崖而反,以安乐其子孙”中,诗人通过送行者的行为,表达了对忠臣后代的期望与祝福,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整首诗酝酿着一种深沉的感情,既有对忠臣的追忆,也有对家国的责任感,表现了士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历史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文武忠懿,堂堂如春:描写忠懿王的文治武功,形象高大、气宇轩昂。
- 中有樗里,不以示人:内心深邃不求显赫,体现了深藏的智慧。
- 雷行八区,震惊听闻:形容其威严如雷,影响四方。
- 提十五州,共为帝民:显示其治理之广与为民服务的态度。
- 送君者自崖而反,以安乐其子孙:送行者的回归,寓意着对后代的期望与责任。
- 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眇大物而成仁:志向高远,虽小物也能成就大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忠懿王比作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
- 夸张:使用“九万里”来形容其志向的宏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钱忠懿王的赞美,强调了忠诚、德行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这是一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机、希望与美好。
- 樗里:象征深厚的内涵与不露声色的智慧。
- 雷:象征威严与震慑力。
- 崖:象征选择与决断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文武忠懿”是形容什么?
A. 忠诚与德行
B. 文采与武力
C. 威严与气度
D. 以上皆是 -
“中有樗里”表达了什么意涵?
A. 外表华丽
B. 内心深邃
C. 办事能力
D. 民众的支持 -
诗中提到的“九万里”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距离遥远
B. 志向高远
C. 风俗习惯
D. 地理环境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忠臣的赞美与祝福。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苏轼的作品均体现了对忠诚与德行的追求,苏轼的《赤壁赋》则更强调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感悟,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共同反映了士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