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远客伤秋思,虚堂独掩扉。
墙阴鸣落叶,窗隙漏斜晖。
感物题新句,寻人补旧衣。
因思蘧伯玉,点检昔年非。
白话文翻译:
远方的客人感伤着秋天的思绪,空荡荡的堂屋独自关上了门。
墙角的阴影中,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窗缝中透出斜斜的阳光。
感触物事写下新的诗句,寻找旧友补缀旧衣。
因此想起了蘧伯玉,回忆起往年不堪的往事。
注释:
- 远客:远道而来的客人,通常指在外游子的心情。
- 伤秋思:因秋天而产生的伤感思绪。
- 虚堂:空荡的厅堂,象征孤寂。
- 掩扉:关闭门扉,表明孤独的状态。
- 墙阴:墙角的阴影。
- 鸣落叶:落叶发出的声音,传达秋天的萧瑟。
- 窗隙:窗缝,指光线透过的地方。
- 斜晖:斜斜的阳光。
- 感物题新句:因触景生情而写下新的诗句。
- 寻人补旧衣:寻找故人来缝补旧衣,喻指对旧时光的怀念。
- 蘧伯玉:古代人物,指的是对故友的思念。
- 点检昔年非:回顾过去的过失和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倪峻,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事的敏感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思乡之时。诗人在外游子身份下,面对萧瑟的秋景,倍感孤独和思念,因而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秋日》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诗的开头,诗人以“远客伤秋思”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孤独的氛围之中。秋天是一个充满思索的季节,诗人在这一季节中感受到的孤寂与思念相互交织,形成了诗中浓厚的情感基调。
此外,“虚堂独掩扉”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情境,空空荡荡的厅堂,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空虚与对过往的怀念。墙角的落叶声和窗隙中的阳光交错,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秋日图景,令人沉思。这种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是对外部环境的反映,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最后,诗中提到的“因思蘧伯玉,点检昔年非”,则是对旧友的追忆与对往昔的反思。蘧伯玉是古代著名的隐士,诗人通过对他的思念,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及对过往的反思,增强了诗作的哲理性和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客伤秋思”:远方的游子在秋日感伤。
- “虚堂独掩扉”:空荡的厅堂,独自关上门,象征孤独。
- “墙阴鸣落叶”:墙角传来落叶的声音,增添了秋天的萧瑟感。
- “窗隙漏斜晖”:窗缝透出的斜阳,营造出一种温暖又带点忧伤的氛围。
- “感物题新句”:因感受到周围的景物,写下新的诗句。
- “寻人补旧衣”:想要寻找旧友来缝补旧衣,寓意对往昔的怀念。
- “因思蘧伯玉”:因为想起了蘧伯玉,表示对友人的思念。
- “点检昔年非”:回顾过去的错误与遗憾。
修辞手法:
- 拟人:落叶“鸣”,表现出秋天的生命力和情感。
- 对仗:如“虚堂独掩扉,墙阴鸣落叶”,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墙阴、窗隙等意象,营造出秋日的孤寂氛围。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思乡与怀旧的主题,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游子的孤独和对过去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成熟与凋零,带有伤感。
- 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斜晖:象征着温暖的回忆与岁月的流逝。
- 旧衣:代表着过去的情感与旧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远客”指的是谁?
- A. 诗人自己
- B. 朋友
- C. 远道而来的陌生人
- D. 亲人
-
“墙阴鸣落叶”中“鸣”的意思是:
- A. 叫喊
- B. 发声
- C. 吼叫
- D. 歌唱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倪峻的《秋日》都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李白更多地关注于月夜的宁静与思乡情,而倪峻则是在秋日的沉寂中表现孤独与怀旧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