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龙门晓望》

时间: 2025-02-04 16:26:30

雾蒙蒙,晓望平,悠然驱马独吟行。

烟岚明灭川霞上,凌乱空山百鸟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雾蒙蒙,晓望平,悠然驱马独吟行。
烟岚明灭川霞上,凌乱空山百鸟惊。

白话文翻译:

在朦胧的晨雾中,望向平坦的山川,悠闲地骑马独自吟唱着。
烟雾缭绕,时隐时现,映衬着山川的霞光,空山之中,百鸟惊飞。

注释:

  • 雾蒙蒙:形容浓雾弥漫,视线模糊。
  • 晓望平:晨曦中远望,感觉平坦开阔。
  • 悠然:形容心情从容不迫,悠闲自在。
  • 驱马:骑马行走。
  • 独吟:独自吟唱,表达个人情感。
  • 烟岚:烟雾和山岚,形容自然景象。
  • 明灭:时而明亮,时而隐蔽。
  • 川霞:河流上的晨霞,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 凌乱:杂乱无序,形容景象的生动。
  • 空山:空旷的山野,象征宁静。
  • 百鸟惊:形容鸟儿因惊动而飞起的情景。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烟岚”、“空山”等意象在古诗中经常出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感慨,表现出闲适的生活态度。这些意象常常与道家思想相联系,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吟先生,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崇尚自然,重视诗歌的抒情性和画面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欧阳修与友人登临龙门山时,表现了他在自然景色中的悠然自得,体现了宋代士人的豁达与洒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开头的“雾蒙蒙,晓望平”勾勒出一幅朦胧的晨景,给人一种清新而静谧的感觉。接着,诗人骑马独行,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烟岚的“明灭”与“川霞”的交替,展现了光影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幅画卷之中。最后,诗中“凌乱空山百鸟惊”的描写,不仅给画面增添了生气,也反映了自然界的活力与诗人心中的愉悦。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从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雾蒙蒙,晓望平:描绘早晨的雾气和开阔的视野,传达一种宁静的氛围。
    • 悠然驱马独吟行:表现诗人独自骑马吟唱的悠闲状态,突出个体的自由。
    • 烟岚明灭川霞上:描绘晨雾与霞光交替的美丽景象,展现自然的变化。
    • 凌乱空山百鸟惊:反映空山中鸟儿因惊动而飞起的生动场景,增添了诗的活力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烟岚”与“川霞”比喻自然景色的变化。
    • 拟人:百鸟因外界因素而“惊”,使自然更具生机。
    • 对仗:如“明灭”与“凌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士人的洒脱与宁静。

意象分析:

  • :象征神秘与宁静,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 山川:代表自然的雄伟与广阔,象征着诗人的心境。
  • :象征自由与生机,反映自然界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悠然”一词的意思是: A. 忙碌
    B. 悠闲
    C. 紧张
    D. 兴奋

  2. “烟岚明灭”中,“明灭”指的是: A. 清晰与模糊
    B. 远与近
    C. 大与小
    D. 喧闹与安静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历史的追忆
    B. 对自然的热爱与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比较欧阳修的《和龙门晓望》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更多强调宁静的氛围,而欧阳修则带有闲适的生活气息,体现出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欧阳修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