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桃溪
作者: 申时行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分得元都种,依然玉洞春。
逶迤成曲径,烂漫及芳辰。
锦叠溪边浪,红销雨后尘。
武陵差可拟,吾岂避秦人。
白话文翻译:
这片土地上种植的桃花,依旧像元都的春天一样美丽。
小路蜿蜒曲折,与繁花似锦的春日相映成趣。
溪边的波浪如同锦缎般层叠,雨后尘埃被红花掩盖。
武陵的景色虽可与之相提并论,我又何必躲避秦人的追赶呢?
注释:
- 元都:指的是元代的都城大都,即今天的北京。
- 玉洞春:形容春天的美好,暗指桃花盛开的景象。
- 逶迤:蜿蜒、曲折的意思。
- 烂漫:形容花开得繁盛美丽。
- 锦叠:指溪水的波浪像锦缎一样层叠。
- 武陵:指武陵源,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闻名的理想乡,象征着世外桃源。
典故解析:
- 武陵: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安逸和平的地方,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 秦人:指的是秦朝的人,可能隐喻对权力的逃避或对现实的反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申时行,字士铨,明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并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及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桃溪》通过描绘春天的桃花和溪水,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分得元都种”一句,点出桃花的美丽与繁盛,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而“逶迤成曲径”则描绘出一幅蜿蜒的山水画卷,给人以遐想。诗歌整体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恬静而优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心灵的愉悦。
诗中最后两句“武陵差可拟,吾岂避秦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他虽知道武陵的美好,但也不愿意只在理想中徘徊,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整体而言,诗歌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想,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分得元都种:桃花的种植让人联想到元代的美好春天,暗含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 依然玉洞春:春天的景象依旧美丽如玉,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 逶迤成曲径:蜿蜒的小路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美。
- 烂漫及芳辰:花开烂漫,正值芳春,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
- 锦叠溪边浪:溪水波浪如锦缎般层叠,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溪流的美。
- 红销雨后尘:雨后红花盛开,掩盖了尘埃,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 武陵差可拟:提到理想的武陵源,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吾岂避秦人:表明诗人不愿意逃避现实,反映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锦叠溪边浪”将波浪比喻成锦缎,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与勇敢面对的态度。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着美好、希望与春天的生机。
- 溪水:代表着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延续。
- 曲径:象征着人生的道路曲折而多彩。
- 武陵: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与世外桃源。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分得元都种”中的“元都”指的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元代
- D. 明代
- “武陵差可拟”中提到的“武陵”是指什么?
- A. 一座山
- B. 一条河
- C. 理想的世外桃源
- D. 一种植物
-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雨
- B. 桃花
- C. 风
- D. 太阳
- “分得元都种”中的“元都”指的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申时行《桃溪》与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对比:
- 两者都描绘了桃花与理想生活的美好,但申时行更着重于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