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后和乔师召喜晴韵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6 05:18: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苦雨后和乔师召喜晴韵四首 其二 李东阳 〔明代〕 六月穷阴四野同,忧时不羡鲁僖公。 农夫正恐秋将至,圣主深劳日过中。 阴气渐随金令伏,阳乌还照火云空。 犹怜怒雨号风夜,破屋飞茅定几重。
白话文翻译:
六月里,阴云密布,四方相同,忧虑之时不羡慕鲁僖公的幸运。 农夫们正担心秋天即将到来,圣明的君主也在为日过中天而深感劳苦。 阴气逐渐随着金令的颁布而消退,太阳再次照耀着火红的云空。 仍然怜悯那些在狂风暴雨之夜,破屋飞茅的人们,不知他们的困境有多重。
注释:
字词注释:
- 穷阴:指阴云密布。
- 鲁僖公:春秋时期鲁国的君主,此处用典,表示幸运或无忧。
- 金令:古代用金属制成的令牌,此处指命令或政令。
- 阳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鸟,此处指太阳。
- 火云:形容云彩红如火。
典故解析:
- 鲁僖公:典出《左传》,鲁僖公在位时,国家安定,人民无忧,此处用以对比诗人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后,诗人看到天气转晴,感慨时局和民生,因而作诗抒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六月阴云密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农夫生活的同情。诗中“忧时不羡鲁僖公”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后文通过对阴气消退、太阳重现的描写,暗示了希望和转机。最后两句则通过对风雨之夜破屋飞茅的描绘,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体现了诗人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怀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六月穷阴四野同”,描绘了六月阴云密布的景象,四野相同,强调了阴雨的普遍性。
- 第二句“忧时不羡鲁僖公”,表达了诗人在忧虑之时,并不羡慕鲁僖公的幸运,暗示了对现实的不满。
- 第三句“农夫正恐秋将至”,反映了农夫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担忧,担心收成。
- 第四句“圣主深劳日过中”,指圣明的君主也在为日过中天而深感劳苦,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同情。
- 第五句“阴气渐随金令伏”,暗示了阴气随着政令的颁布而消退,带来了希望。
- 第六句“阳乌还照火云空”,描绘了太阳重现,照耀着火红的云空,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最后两句“犹怜怒雨号风夜,破屋飞茅定几重”,通过对风雨之夜破屋飞茅的描绘,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体现了诗人的同情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阳乌还照火云空”中的“阳乌”比喻太阳,“火云”比喻红云。
- 对仗:如“六月穷阴四野同”与“忧时不羡鲁僖公”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阴雨天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农夫生活的同情,同时也展现了希望和转机,体现了诗人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穷阴:阴云密布的景象。
- 鲁僖公:幸运或无忧的象征。
- 阳乌:太阳的象征。
- 火云:红云的象征。
- 怒雨号风夜:狂风暴雨的景象。
- 破屋飞茅: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忧时不羡鲁僖公”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羡慕 B. 不羡慕 C. 无所谓 D. 愤怒
-
“阳乌还照火云空”中的“阳乌”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D. 云彩
-
诗中“破屋飞茅定几重”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美丽的风景 B. 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C. 丰收的景象 D. 战争的惨状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怀。
诗词对比:
- 李东阳此诗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但李东阳的诗更多地展现了希望和转机,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战乱带来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左传》:了解鲁僖公的典故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