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时间: 2025-01-11 05:22:35

笔兼纸墨,砚子同为事。

甲乙紧相随,缺一物、难能作使。

闲来静坐,屈指细寻思,要为书,不时思,须用清泉水。

恰如四季,春夏秋冬是。

漫热与凉寒,相结就、年何拟议。

元来就上,别有妙玄微,按真玄,合天机,闰月方成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 作者: 王哲 〔元代〕

笔兼纸墨,砚子同为事。
甲乙紧相随,缺一物难能作使。
闲来静坐,屈指细寻思,要为书,不时思,须用清泉水。
恰如四季,春夏秋冬是。
漫热与凉寒,相结就年何拟议。
元来就上,别有妙玄微,
按真玄,合天机,闰月方成岁。

白话文翻译:

诗的内容表达了写作与创作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笔、纸、墨、砚是创作不可或缺的工具,缺一不可。静坐思考时,作者强调了清泉水的重要性,象征着灵感的来源。四季更迭,天气变化,反映了生命的循环与创作的复杂。最后,诗中提到的“妙玄微”和“天机”则暗示着创作背后的深邃哲理。

注释:

  • 笔兼纸墨:笔、纸、墨是写作的基本工具。
  • 砚子同为事:砚台也是写作必备之物。
  • 甲乙紧相随:指创作的各个要素密不可分。
  • 清泉水:象征着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 闰月:指农历中为调整季节而增加的月份,象征时间的循环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哲,元代诗人,以其诗词的清新、自然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蓦山溪》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写作工具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创作灵感和生命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蓦山溪》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创作的本质,强调了工具与灵感的结合。王哲在诗中通过“笔兼纸墨,砚子同为事”引入了写作的基本要素,接着以“闲来静坐”描绘了诗人思考的状态,暗示创作不仅仅是技巧的运用,更是灵感的迸发。清泉水的比喻,深刻地传达了创作过程中灵感的珍贵与稀缺。

此外,诗中提到的四季变化,展现了生命的循环和创作的多样性,表明创作与自然是紧密相连的。最后,诗句“元来就上,别有妙玄微”引入了更深的哲理,传达了创作的内在复杂性与对真理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创作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笔兼纸墨,砚子同为事:强调创作所需的工具,缺一不可。
  2. 甲乙紧相随,缺一物难能作使:各个工具之间的相互依赖。
  3. 闲来静坐,屈指细寻思:表现诗人静心思考的状态。
  4. 要为书,不时思,须用清泉水:创作需要灵感的流动,象征性的清泉水。
  5. 恰如四季,春夏秋冬是:自然的变化与创作的过程相互映衬。
  6. 漫热与凉寒,相结就年何拟议:人生的变化是常态,创作也要随之而变。
  7. 元来就上,别有妙玄微:创作存在更深的哲理与玄机。
  8. 按真玄,合天机,闰月方成岁:创作需顺应自然规律,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泉水比作灵感的源泉。
  • 对仗:如“漫热与凉寒”,强调对立统一。
  • 象征:四季象征生命的循环与创作的多样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创作的工具、灵感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创作深刻的理解与思考,表达了对写作过程的细致观察和对生命哲理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清泉水:象征灵感与创作源泉。
  • 四季:象征生命的循环与时间的流逝。
  • 工具:如笔、墨、纸等,象征创作的基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四样创作工具是哪些?

    • A. 笔、纸、墨、砚
    • B. 笔、纸、书、墨
    • C. 笔、墨、纸、灯
  2. “清泉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食物
    • B. 灵感
    • C. 时间
  3. 诗中提到的“闰月”象征什么?

    • A. 时间的循环
    • B. 无常
    • C. 生命的结束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蓦山溪》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创作的工具与灵感,后者则强调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两者在意象的使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哲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