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时间: 2025-02-04 15:35: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作者:朱祖谋 〔清代〕
积古斋空,谁与问吉金祥器。
粲然对判悬半堵,土花凝素。
三寿奚斯工作颂,一篇融扁新诠字。
伴归装虹月米家船,沧江涘。
高文擅,嫏嬛秘。
前尘渺,金銮记。
问沈沦九鼎,人閒何世。
小筑都含山泽趣,新诗定有云雷气。
只夜深长乐梦回时,潸然涕。
白话文翻译:
在空荡荡的积古斋中,谁来询问吉利的金器和祥瑞的器物?
我面对半堵悬挂的画作,感到土花凝聚而成的素雅。
三寿的颂歌何以而作,写成一篇融汇古今的新诠释。
伴随着归来的虹色小船,驶向沧江的岸边。
高文的才华,犹如嫏嬛的秘密。
往昔的事情渺小如烟,金銮殿的记忆已然模糊。
问问那些沉沦的九鼎,世间人又何以自处?
小筑中满含山川的趣味,新诗定能承载云雷之气。
只是在夜深人静、长乐的梦中回忆时,忍不住潸然泪下。
注释:
- 积古斋:指收藏古代珍宝的书斋,表达对古物的珍惜。
- 吉金祥器:吉祥的金器和器物,象征美好的祝愿。
- 粲然:光彩照人,形容画作的美丽。
- 三寿:古代祝寿的典礼,象征长寿的祝愿。
- 嫏嬛: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与神秘。
- 九鼎:古代的祭器,象征国家的权力与稳定。
- 云雷气:形容诗歌的气势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擅长文辞,作品多以古典风格为主,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及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感慨。
诗歌鉴赏:
《满江红》是一首饱含情感与历史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古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开头便以“积古斋空”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空旷的氛围,显示出诗人对古物的珍视与思索。接着,通过对美丽画作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在诗中提到“三寿奚斯工作颂”,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追忆,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诗人在描绘景象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尤其是“问沈沦九鼎,人閒何世”的反思,体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
最后,诗人以“潸然涕”作结,深刻传达了内心的情感,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使整首诗充满了思索和哲理的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积古斋空,谁与问吉金祥器:诗人身处古物馆,感叹古物的空旷与孤独。
- 粲然对判悬半堵,土花凝素:面对美丽的画作,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 三寿奚斯工作颂,一篇融扁新诠字:提到古代的祝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伴归装虹月米家船,沧江涘:描绘归来的船只,象征着归属与思乡。
- 高文擅,嫏嬛秘:赞美高才的艺术,隐喻其神秘与美好。
- 前尘渺,金銮记:追忆往昔,历史的记忆已模糊。
- 问沈沦九鼎,人閒何世:对现实的思考,人生的困惑。
- 小筑都含山泽趣,新诗定有云雷气:表达对新诗的期待与希望。
- 只夜深长乐梦回时,潸然涕:在梦中回忆往昔,情感流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嫏嬛秘”隐喻高雅的艺术。
- 对仗:诗句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设问:通过设问引发思考,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物的描写与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对人生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积古斋:象征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
- 虹月:象征美好的归属感与理想。
- 九鼎:象征权力与历史的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积古斋”代表什么?
- A. 书房
- B. 古物馆
- C. 酒馆
-
“潸然涕”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欢喜
- B. 悲伤
- C. 愤怒
-
“三寿”指的是什么?
- A. 三个故事
- B. 祝寿的典礼
- C. 三个古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经典作品,表达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描写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朱祖谋《满江红》与苏轼《水调歌头》:两首诗都涉及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感悟,但朱祖谋更注重对古物的描写,而苏轼则侧重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文化与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