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宫月》

时间: 2025-01-11 05:20:46

最是六宫明月好,蓬壶缥渺如浮。

暇须半捲未央楼。

钟声穿玉树,花影暗金沟。

钗换盘龙衣换绣,羊车犹伺宸游。

云中仙露问谁收。

夜深箫鼓歇,团扇有人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最是六宫明月好,蓬壶缥渺如浮。
暇须半捲未央楼。钟声穿玉树,花影暗金沟。
钗换盘龙衣换绣,羊车犹伺宸游。
云中仙露问谁收。夜深箫鼓歇,团扇有人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宫中明月的美景,像蓬壶一样虚幻而轻盈。
闲暇时分,有时会半卷起未央楼的帷帐。钟声穿透了玉树,花影在金沟里隐约可见。
换上了盘龙钗和绣衣,羊车仍在等待着皇上的出游。
云中的仙露,不知被谁收走。夜深了,箫鼓停止了,团扇下有人愁苦。

注释:

  • 六宫: 指的是皇宫中的六个宫殿,代指宫女们。
  • 蓬壶: 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象征着美好而虚幻的境界。
  • 未央楼: 皇宫中的楼阁,象征着高贵和闲适。
  • : 头饰,用于装饰,象征女子的美丽。
  • 羊车: 古代一种交通工具,象征着皇家的出游。
  • 仙露: 仙人所饮的露水,象征着神秘和不易得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万锦雯,清代女诗人,生活在清朝中后期,因其诗词清丽脱俗、情感细腻而受到关注。她的作品大多以描写宫廷生活、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具有浓郁的文学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宫廷背景下,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孤独,诗人通过描绘月色、钟声以及花影,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孤寂心情的叹息。

诗歌鉴赏:

《临江仙 宫月》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的词作,诗人在其中通过对月色的描绘,展现了宫殿内部的静谧与优雅,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开头两句将读者引入一个梦幻般的境界,六宫的明月最为迷人,蓬壶的轻盈则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钟声和花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在奢华的宫廷中,尽管有着美丽的景色和华丽的装扮,但诗人却无法掩饰内心的愁苦,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最后的几句,诗人以“云中仙露问谁收”收尾,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令人深思。

整首词不仅仅是对宫廷生活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最是六宫明月好:在所有宫殿中,明亮的月光是最美的。
  2. 蓬壶缥渺如浮:蓬壶代表着神仙的居所,形象地表达了月光的轻盈虚幻。
  3. 暇须半捲未央楼:在闲暇时光中,轻轻卷起未央楼的帷帐,展现出一种悠闲的气氛。
  4. 钟声穿玉树,花影暗金沟:钟声穿透了玉树,花影在金沟中隐约可见,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优美。
  5. 钗换盘龙衣换绣:头饰和衣服的更换,象征着女子的妆扮,增添了宫廷生活的华丽。
  6. 羊车犹伺宸游:羊车等待着皇上的出游,暗示着宫廷的期待与繁忙。
  7. 云中仙露问谁收:云中的仙露,不知被谁收走,暗含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8. 夜深箫鼓歇,团扇有人愁:夜深人静,箫鼓声止,团扇下却有人愁苦,表现出孤独和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蓬壶缥渺如浮”用比喻形象地描写了月光的虚幻感觉。
  • 对仗:“钟声穿玉树,花影暗金沟”构成对仗,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 拟人:“团扇有人愁”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情感,渲染了孤独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孤独情感的描绘。诗人通过宫廷的景象,表达了即便身处华丽的环境中,内心依然可能充满愁苦,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 象征着美好与宁静,也代表着诗人内心的理想。
  • 蓬壶: 代表着神秘与虚幻的美好,带有仙气。
  • 钟声: 表达时间的流逝与宁静的氛围。
  • 团扇: 代表着女性的柔美与内心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宫”指的是: A. 六个宫殿
    B. 六位公主
    C. 六位诗人
    D. 六种乐器

  2. 诗中“钗换盘龙衣换绣”中的“钗”是什么意思? A. 头饰
    B. 服装
    C. 飘带
    D. 珠宝

  3. 诗中“云中仙露问谁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嫉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同样描绘了月夜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 反映了月光下的思乡之情,情感深厚。

诗词对比:

  • 《临江仙 宫月》与《静夜思》: 两者都利用月光营造氛围,但前者更侧重于宫廷的生活,而后者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