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十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4:10:35

满院槐阴风簌簌,卷帘红日西斜。

竹炉矮几自煎茶。

一杯甜井水,双盎海棠花。

书卷丹黄从校毕,南天闲数归鸦。

碧云长自绕山衙。

豆香慈母馔,瓜熟冷官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院槐阴风簌簌,卷帘红日西斜。
竹炉矮几自煎茶,一杯甜井水,双盎海棠花。
书卷丹黄从校毕,南天闲数归鸦。
碧云长自绕山衙,豆香慈母馔,瓜熟冷官家。

白话文翻译

院子里槐树的阴影在微风中摇曳,卷起窗帘,红日已西斜。
竹炉旁的小桌子上,自己煮茶,一杯清甜的井水,配上双盎的海棠花。
书卷的丹黄已从学校里带回,南天闲暇中数着归来的乌鸦。
碧云长久地环绕着山间的官衙,豆香四溢的慈母饭,瓜熟的冷官家。

注释

  • 槐阴:槐树的阴影。
  • 簌簌:形容风吹动的声音。
  • 竹炉:用竹子做的炉子,常用于煮水、煮茶。
  • 甜井水:甘甜的井水。
  • 双盎:指盛茶的器具,海棠花常用作装饰。
  • 丹黄:书卷的颜色,指的是书本的封面或纸张。
  • 归鸦:回家的乌鸦,象征着傍晚和归属感。
  • 碧云:清澈的云彩,常用来形容不染尘埃的美好天空。
  • 豆香:豆类的香气,常指母亲做的饭菜。
  • 冷官家:指官府的冷清,暗含对官家生活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慈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梦阮,号澹斋,江苏人。擅长诗词,尤其是咏物诗,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为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临江仙》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反映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恬淡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亲近。开头的“满院槐阴风簌簌”,营造出一幅夏日的宁静画面,槐树的阴影和微风的声音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美好。接着,诗人描绘了煮茶的情景,竹炉矮几,自煎茶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时光的珍视。

而“一杯甜井水,双盎海棠花”则通过简单的生活细节,传达出一种质朴而美好的生活情趣。诗中提到的“书卷丹黄”,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与对学习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了从校学习的归来,带着一份成就感。

最后的景象描绘“碧云长自绕山衙”,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悠然,豆香和瓜熟则回归到家庭的温暖,反映出对母亲的思念与家庭的依恋。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淡淡的乡愁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满院槐阴风簌簌:描写院子里槐树的阴影在微风中摇晃,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2. 卷帘红日西斜:窗帘被卷起,夕阳西下,暗示时间的流逝。
  3. 竹炉矮几自煎茶:竹制的炉子和矮桌,自然的家庭生活气息浓厚。
  4. 一杯甜井水,双盎海棠花:简单的饮品与花卉的搭配,体现了生活的雅致。
  5. 书卷丹黄从校毕:书本带回家,象征知识的积累与完成学业的喜悦。
  6. 南天闲数归鸦:闲适的时光中,数着归来的乌鸦,象征着归属感与宁静。
  7. 碧云长自绕山衙:描绘了山间官衙被青云环绕的美丽景象。
  8. 豆香慈母馔,瓜熟冷官家:描绘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结合了美食与生活的真实感。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和丰富的情感。例如,“满院槐阴”与“卷帘红日”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家庭温暖的珍惜,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槐阴:象征宁静与庇护。
  • 竹炉:代表简朴与自然。
  • 甜井水:象征纯净与自然的滋养。
  • 海棠花:体现了生活的雅致。
  • 书卷丹黄:象征知识与求知的渴望。
  • 归鸦:代表归属感与生活的安宁。
  • 豆香:象征母爱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满院槐阴”指的是什么?

    • A. 阳光
    • B. 槐树的阴影
    • C. 风声
  2. 诗人煮茶用的是什么?

    • A. 铁壶
    • B. 竹炉
    • C. 陶壶
  3. “一杯甜井水”中的“甜”指的是什么?

    • A. 井水的清澈
    • B. 井水的甘甜
    • C. 井水的温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李清照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临江仙》多表现女性的柔情与思念,而李慈铭的《临江仙》则更注重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美,展现了男性的淡泊与闲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慈铭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