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 去帆春色随》
时间: 2025-01-10 22:45: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色终然别,开帆岂有期。
飘飘从此去,往往与之随。
渐可孤蓬小,能令绝岸移。
殢人愁碧远,到海落红痴。
风自无回理,潮犹有上时。
离魂难可得,飞絮满天涯。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景色终究要离去,扬帆起航又岂能有个定期。
轻轻飘飘从此而去,总是与它相随。
渐渐地我如同孤独的小蓬草,能够让绝岸也随之移动。
令人心痛的是那碧蓝的远方,直到海边才会落下红色的痴迷。
风本来没有回头的道理,潮水却依然有上升的时机。
离去的灵魂难以再得,满天飞舞的柳絮随处可见。
注释:
- 春色:春天的景色。
- 开帆:扬帆,指开始航行。
- 孤蓬:孤独的蓬草,象征漂泊与无依无靠。
- 殢人:使人感伤。
- 碧远:青色的远方,指远处的春景。
- 落红:花瓣飘落,象征春色的逝去。
- 离魂:离去的灵魂,表达对逝去的追忆。
- 飞絮:飘散的柳絮,象征无常与漂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多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他的诗风清新,语言精炼,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在春季的某个时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离去,心中产生了对春景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惆怅。该诗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悟。
诗歌鉴赏:
《春景》通过对春天离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伤感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的开头便点出“春色终然别”,如同一声叹息,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短暂。接着,诗人通过“飘飘从此去,往往与之随”的描写,表现了春色虽美却难以长留的无奈。
“渐可孤蓬小,能令绝岸移”一句,诗人将自己比作孤独的小蓬草,表明了他对春天的渴望与追求,即使是微弱的力量,也希望能够影响远方的岸边,表现了人的渺小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而“风自无回理,潮犹有上时”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风是无情的,无法回头,而潮水却有高潮的时刻,这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动,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最后“离魂难可得,飞絮满天涯”一句,诗人通过飞舞的柳絮,表达了对已逝春天的追忆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意象的结合,深刻展现了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色终然别:春天的色彩终于要告别,暗示着春季的结束。
- 开帆岂有期:扬帆起航又岂能有个固定的日期,表明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感慨。
- 飘飘从此去:轻轻地从此而去,表现出春天如梦幻般的短暂。
- 往往与之随:总是与它相随,显示出对春天的依恋。
- 渐可孤蓬小:渐渐地,我犹如孤独的小蓬草,暗示孤独的身世。
- 能令绝岸移:能够让绝岸也随之移动,表露出对春色的渴望。
- 殢人愁碧远:令人心痛的是那碧蓝的远方,表现心中的愁苦。
- 到海落红痴:直到海边才会落下红色的痴迷,象征对春天的无尽思念。
- 风自无回理:风本来没有回头的道理,暗示时间的不可逆转。
- 潮犹有上时:潮水却依然有上升的时机,体现生命的起伏。
- 离魂难可得:离去的灵魂难以再得,表达对逝去的感慨。
- 飞絮满天涯:满天飞舞的柳絮,象征着无常与漂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孤蓬”,加强了孤独感。
- 拟人:将风和潮水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风自无回理,潮犹有上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表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无奈,传达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春色: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孤蓬:象征孤独、漂泊的人生状态。
- 碧远:代表梦想与追求的远方。
- 落红:象征春天的结束与美好的逝去。
- 飞絮:象征无常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孤蓬”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孤独
C. 快乐 -
“风自无回理”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风会回头
B. 风没有回头的道理
C. 风总是温柔的 -
诗人通过“到海落红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喜悦
B. 对春天的惋惜与思念
C. 对海的向往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春宵》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在苏轼的《春宵》中,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其语调更显欢快;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多地渗透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两者在主题上虽有所不同,但均体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