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 山归万古春》
时间: 2025-01-10 23:09: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景 山归万古春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万古山如此,青青岁岁新。
自怜看到老,未有不归春。
云树曾经别,莺花不弃贫。
自迎东太乙,重作葛天民。
一烧迷千仞,三开见几秦。
八公花下饮,仍是少年人。
白话文翻译:
这山在万古以前就是这样,年年岁岁依旧青翠。
我自怜已年老,然而春天从未离去。
和云树曾经离别,莺鸟花儿依旧不嫌贫困。
我自迎东太乙,重新做个葛天的百姓。
一烧迷惑千仞高山,三次开启见到几许秦地。
在八公花下饮酒,依旧是年轻人。
注释:
- 万古:指很久以前,形容时间的悠久。
- 青青:形容草木青翠,生机勃勃。
- 自怜:自我怜惜,这里指自己感叹年老。
- 不归春:春天从未离去,暗示春天的常在。
- 云树:指云雾中的树木,象征自然。
- 莺花:指黄莺和花,代表春天的景象。
- 东太乙:指道教中的神仙,象征着长生不老。
- 葛天民:取自《道德经》,代表一种隐居、归隐的生活。
- 八公:可能指八公山,寓意隐士或文人雅士。
典故解析:
- 东太乙:在道教文化中,东太乙是掌管长生不老的神明。
- 葛天民:指的是一种理想的隐士生活,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景色,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对春天的深切感受有关,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在古代诗人眼中,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密不可分。
诗歌鉴赏:
这首《春景 山归万古春》透过山水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开篇以“万古山如此,青青岁岁新”点明了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循环。诗人借助自然的变化,反思自身的老去,却又在“未有不归春”中传达出春天的常在与韵味,展现了生命的希望与活力。
接着,诗人提及“云树曾经别,莺花不弃贫”,在这里,自然与人类情感交织,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执着与热爱。即使身处困境,春天的莺鸟与花朵也从未远离,象征着希望的存在。接下来,“自迎东太乙,重作葛天民”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道教思想中对长生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诗中的“八公花下饮,仍是少年人”则将时间的流逝与心境的年轻结合,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生命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古山如此,青青岁岁新:山的状态亘古不变,岁岁常青,象征着自然的永恒。
- 自怜看到老,未有不归春:诗人自感年老,但春天的轮回从未停止,隐含着一种乐观态度。
- 云树曾经别,莺花不弃贫:云树和莺花象征自然的美好,即使贫困也不被抛弃,传达出对自然的珍视。
- 自迎东太乙,重作葛天民:向往隐士生活,追求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
- 一烧迷千仞,三开见几秦:可能表达对历史的迷茫与思考,象征着对古代的追溯。
- 八公花下饮,仍是少年人:与自然共饮,心中仍然保持年轻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万古山”比喻自然的恒久。
- 拟人:将自然中的莺花赋予人情,表现生命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老去的无奈与对春天永恒的期待,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恒久与不变,代表自然的伟大。
- 春:象征生命的希望与活力,代表生生不息。
- 云树: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变化。
- 莺花: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爱情。
- 东太乙:道教的神仙,象征长生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太乙”指的是哪种文化中的神明? A. 佛教
B. 道教
C. 儒教
D. 基督教 -
“云树曾经别,莺花不弃贫”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然的冷漠
B. 对自然的珍视
C. 对人世的失望
D. 对财富的追求 -
诗中“八公花下饮”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态? A. 追求名利
B. 隐逸与享受生活
C. 对友情的追忆
D. 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对田园生活的理想。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山水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心境,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