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道中》

时间: 2025-01-11 11:36:21

欲放江阴棹,翻成罨画游。

峭帆冲暮雨,孤艇送春流。

竹树烟中乱,楼台水际浮。

鹤沙桥下路,帘底故句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放江阴棹,翻成罨画游。
峭帆冲暮雨,孤艇送春流。
竹树烟中乱,楼台水际浮。
鹤沙桥下路,帘底故句留。

白话文翻译:

想要放下江阴的船桨,恰似游走在画中。
高耸的帆船在傍晚的细雨中疾驶,孤舟缓缓送走春天的流水。
竹林和树木在烟雾中显得杂乱,楼台在水边轻轻漂浮。
鹤沙桥下的小路,帘子底下留有往日的诗句。

注释:

  • 江阴:地名,位于江苏省,长江边上。
  • 罨画:意指如同画中游玩,形容景致如画。
  • 峭帆:高耸的帆船。
  • 孤艇:独自的船只。
  • 竹树烟中乱:形容竹林和树木在烟雾弥漫中显得模糊。
  • 楼台水际浮:指楼台在水边似乎漂浮的景象。
  • 鹤沙桥:桥名,可能是特定地名,或指代某种景致。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游览的闲适与对美景的赞美,这种风格和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源郁,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寓意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江南水乡的风光,诗人可能在某次旅行中领略到江阴的美丽风光,萌发了写作的灵感,寄托了对春光与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宜兴道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阴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自然的深情。首句“欲放江阴棹”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出行的渴望,接下来的“翻成罨画游”则暗示出他对美丽风景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船、雨、春流、竹树、楼台等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意境。尤其是“孤艇送春流”,通过孤独的舟行与流动的春水,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考的情感,似乎在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两句描绘的鹤沙桥与故句留存,更是将诗人对过往的眷恋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其中,形成一种时光流转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欲放江阴棹:表达出诗人想要放下船桨,启程的愿望。
  2. 翻成罨画游:将出行与画境结合,营造出诗意的游历感。
  3. 峭帆冲暮雨:描写高耸的帆船在傍晚雨中疾驶,增添了画面动感。
  4. 孤艇送春流:孤舟送走春水,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旅途与春天的流逝。
  5. 竹树烟中乱:描绘出竹林与树木在烟雾中显得模糊的景象。
  6. 楼台水际浮:楼台在水边似乎漂浮,展现出一种轻盈的美感。
  7. 鹤沙桥下路:指代特定的地理位置,增添了诗的真实感。
  8. 帘底故句留:对往事的回忆,带出一种怀旧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翻成罨画游”,将游览比作画中游。
  • 拟人:无形的春流被赋予了送走的动感。
  • 对仗:如“竹树烟中乱,楼台水际浮”,形成和谐的音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描绘出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思考,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阴:象征着水乡的优美与恬静。
  • 春流: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竹树: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楼台:象征着人文景观与自然的融合。
  • 鹤沙桥:象征着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艇”是指什么? A. 一条小船
    B. 大船
    C. 游艇
    D. 渔船

  2. “峭帆冲暮雨”中的“峭帆”指的是?
    A. 低矮的帆
    B. 高耸的帆
    C. 破旧的帆
    D. 新帆

  3. 诗中的意象“竹树烟中乱”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清晰
    B. 杂乱
    C. 安静
    D. 亢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曹源郁的《宜兴道中》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偏重于宁静的内心感受,而曹源郁则在描绘过程中心情更为开放与流动,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江南水乡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