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净居寺》
时间: 2025-01-24 20:45: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淅淅西风着敝裘,
净居长日水云幽。
百年底事空啼鸟,
几处寒林自送秋。
白虎绕关山北拱,
青龙夹道水东流。
肩舆南下重回首,
身在蓬山最上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风萧瑟,穿着破旧衣裳的情景,净居寺的长日景色让人感到水天一色、幽静怡然。百年往事如同空中鸟鸣,几处寒冷的树林送走了秋天的气息。白虎山在关山北方如同护卫,青龙河水从东边流过。坐着轿子向南而下,回首眺望,自己已身处蓬山的最高处。
注释:
- 淅淅:形容细雨声或风声,轻轻的样子。
- 敝裘:破旧的皮衣,象征艰辛或岁月的流逝。
- 净居:指净居寺,意为清静、安宁的居所。
- 百年底事:指百年间的往事或历史。
- 空啼鸟:比喻无声的哀鸣,暗示着孤独或无奈。
- 白虎、青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分别代表北方和东方,象征护卫和吉祥。
典故解析:
“白虎”与“青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象征,通常与方向、风水相关。白虎代表勇猛、力量,青龙则象征着灵动与生机。二者常常出现在古代风水、道教和历史文化中,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廷仪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李廷仪游历净居寺时,受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悟的启发而作,表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廷仪的《过净居寺》是一首充满意境的山水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自然环境。首联以“淅淅西风着敝裘”开篇,描绘了一个略显凄凉的秋季景象,西风的轻声拂过,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苍凉。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净居长日水云幽”的描写,展现了寺院的宁静与秀美,水天相接,云影朦胧,给人以心灵的宁静和安详。
“百年底事空啼鸟,几处寒林自送秋”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时光的感怀。空啼鸟的意象既有无奈,也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似乎是在感叹百年间的变迁与无常;而“寒林自送秋”则是在描绘秋天的气息,传达出一种季节交替时的孤独感。
后四句则转向更为宏大的自然景观,通过“白虎绕关山北拱,青龙夹道水东流”的描写,反映了自然的壮丽与灵气。最后两句“肩舆南下重回首,身在蓬山最上头”则暗示着诗人对自身位置及人生旅途的深思,既有对过往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淅淅西风着敝裘:西风轻轻吹来,诗人穿着破旧的衣服,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氛围。
- 净居长日水云幽:描述了净居寺的美景,水与云相映,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百年底事空啼鸟:往事如同鸟鸣,令人感到无奈,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几处寒林自送秋:几处寒冷的树林送走了秋天,体现了季节的变迁。
- 白虎绕关山北拱:白虎环绕关山,象征着守护与力量。
- 青龙夹道水东流:青龙河流向东,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肩舆南下重回首:坐着轿子向南而下,回头眺望,暗示着对过去的思考。
- 身在蓬山最上头:身处蓬山之巅,表达了一种自我反思与人生哲理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空啼鸟”比喻过往的无奈。
- 对仗:如“白虎绕关山北拱,青龙夹道水东流”,展示了诗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既感受到外在自然的美好,也引发内心深处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西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暗示着岁月的流逝。
- 净居寺:代表着一种宁静与安详的生活状态。
- 白虎、青龙:象征着力量与灵动,反映了自然的和谐。
- 寒林:代表着孤独与秋天的气息,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虎”和“青龙”分别代表哪个方向? A. 东西
B. 南北
C. 东和北
D. 西和南 -
“肩舆南下重回首”中“重回首”暗示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未来
B. 过去
C. 现在
D. 梦想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望岳》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与李廷仪的《过净居寺》,两者均描绘了山水自然景色,但李白的风格更为奔放,情感更为激昂,而李廷仪则更为细腻,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思考。两者的不同风格反映了各自对自然的不同感悟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