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宝山》

时间: 2025-01-11 08:55:23

乱峰历历送秋烟,翠岛如螺海上连。

重译南来逢盛世,逝波东注惜流年。

昔传方士求仙去,今见将军奏凯旋。

绝顶天风发长啸,大鹏西繫水如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峰历历送秋烟,
翠岛如螺海上连。
重译南来逢盛世,
逝波东注惜流年。
昔传方士求仙去,
今见将军奏凯旋。
绝顶天风发长啸,
大鹏西繫水如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山峰和海岛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盛世之际的感慨。诗中回忆了古代方士追求长生不老的故事,又提到如今将军的凯旋归来。最后,诗人站在绝顶,面对天风长啸,感受到大鹏展翅高飞的壮观场面。

注释:

  • 乱峰:指山峰错落有致,形态各异。
  • 秋烟:指秋天的烟雾,象征着萧瑟的季节。
  • 翠岛:指绿色的海岛,形态如螺旋状。
  • 南来:指从南方而来。
  • 盛世:指太平盛世,国家繁荣安定的时光。
  • 逝波:流去的波浪,象征时间的流逝。
  • 方士:古代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的士人。
  • 奏凯旋:指将军胜利归来,奏乐庆祝。
  • 绝顶:山的顶端,视野极为开阔。
  • 大鹏:传说中的大鸟,象征着自由和伟大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廷仪,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招宝山》创作于一个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在游览招宝山时,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光辉时代的向往。

诗歌鉴赏:

《招宝山》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历史的感慨。首联“乱峰历历送秋烟”描绘了秋天山峰的层次感,充满了季节的变换和时光的流逝。接着“翠岛如螺海上连”将海岛与海水的形状结合,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第三、四联则通过“重译南来逢盛世”和“逝波东注惜流年”,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最后两句“绝顶天风发长啸,大鹏西繫水如天”,以大鹏展翅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展现了他伟大的胸怀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在意境上形成一种从自然到历史、再到理想的层层递进,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乱峰历历送秋烟:山峰层层叠叠,伴随着秋天的烟雾,描绘出一种朦胧而清晰的秋日景象。
  2. 翠岛如螺海上连:绿色的海岛,形如螺旋,与海面相连,体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美丽。
  3. 重译南来逢盛世:从南方而来,恰逢国家的繁荣盛世,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
  4. 逝波东注惜流年:流逝的波浪向东而去,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令人惋惜。
  5. 昔传方士求仙去:古时传说的方士追求长生不老,表现了人们对永生的向往。
  6. 今见将军奏凯旋:如今看到将军的胜利归来,表现了对现实的赞美与欣慰。
  7. 绝顶天风发长啸:在山顶上,面对天风发出长啸,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8. 大鹏西繫水如天:大鹏展翅高飞,水面如天空般广阔,展现了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翠岛如螺”,将岛屿比作螺,形象生动。
  • 对仗:如“逝波东注惜流年”与“昔传方士求仙去”,形成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如“天风发长啸”,将风拟人化,表现出一种情感的宣泄。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盛世的珍惜、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自由理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峰:象征大自然的壮丽,表现出山的雄伟。
  • 秋烟:象征时光的流逝,带有一丝忧伤。
  • 翠岛: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 大鹏:象征追求自由与理想的伟大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招宝山》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李廷仪
    C. 杜甫

  2. 诗中提到哪种生物象征自由与理想? A. 小鸟
    B. 大鹏
    C. 凤凰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珍惜? A. 自然
    B. 盛世与时间
    C. 友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而《招宝山》则结合了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情感更为深邃。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解析和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招宝山》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