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洞》
时间: 2025-01-27 03:36: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云洞
作者: 徐良琛 〔清代〕
崇崖抱天迥,乱石望虚齧。
中虚深可怖,外峭步必蹶。
四围互环合,万古无日月。
我来初莫探,偶尔得其缺。
飞桥跨缥缈,微径附行折。
忽惊百丈泉,奋然下巉绝。
天风鼓逾厉,怒与崖石裂。
仰闻雷霆争,俯瞰草木折。
绵绵吐寒气,森森砭客骨。
奇踪天所秘,故孕在山窟。
坐看衣上云,英英起峰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高耸入云的悬崖,周围是险峻的乱石,仿佛要吞噬虚空。山洞内部深邃而可怕,外部陡峭让人难以行走。四面环绕着的自然景观,似乎在千古间没有日月的光辉。我初来时并未深入探寻,偶然找到了一处缺口。飞跨在云雾之上的桥,细小的小径弯曲而行。忽然惊见百丈高的泉水,心中一振,奋然下去。天风更加猛烈,仿佛在愤怒中撕裂了崖石。仰头听到雷声轰鸣,俯身望去,草木在风中折断。寒气绵绵吐出,让人骨头发寒。这些奇异的景象是天所秘藏的,孕育于山中的洞窟之内。坐在这里,我看着衣袖上的云彩,似乎在峰巅上升起的英俊气派。
注释
- 崇崖:高耸的悬崖。
- 抱天迥:环抱天空,形容悬崖的高耸。
- 中虚:指山洞内部的空洞。
- 四围互环合:四周的景象相互环绕融合。
- 飞桥:悬空的桥。
- 百丈泉:高达百丈的泉水。
- 砭客骨:形容寒气刺骨。
- 奇踪:奇异的踪迹。
- 峰笏:指高耸的山峰和云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良琛,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为人所知,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山水,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其诗作风格清丽而有气势,常常以自然景观为题,传达出深邃的哲理和情感。
创作背景
《白云洞》可能是在徐良琛游览某处山洞时的创作,表现了他对自然险峻景观的惊奇与敬畏,反映了清代人对山水的向往和对自然力量的尊重。
诗歌鉴赏
《白云洞》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深邃而神秘的山洞景象。诗中开头几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崇高的悬崖与凶险的乱石,给人一种高天厚地的压迫感。接下来的描写逐渐深入洞内,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探索,既有惊险又有发现。
“飞桥跨缥缈,微径附行折”,通过对桥和小径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诗中“忽惊百丈泉”一语,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动态的美感,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壮丽。随着诗歌的发展,风声雷鸣,草木折断,寒气袭人,这些都体现了自然的威严与不可抗拒。
最后,诗人以“坐看衣上云,英英起峰笏”收尾,表达了在这壮丽景色中,心灵的宁静与超然。这种对比让整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哲学意味,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又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崇崖抱天迥:高耸的悬崖像是拥抱着遥远的天空,展现出一种巍峨的气势。
- 乱石望虚齧:乱石在空中仿佛在窥视虚空,给人一种险峻的感觉。
- 中虚深可怖:洞内空旷深邃,令人感到恐惧。
- 外峭步必蹶:外部陡峭,行走时必然容易跌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悬崖比作拥抱天空的形象,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拟人:将石头拟人化,赋予其“望虚齧”的行为,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仰闻雷霆争,俯瞰草木折”,形成了整齐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险峻景观的探索与思考,既有对外部世界的描绘,也有对自我内心的反思,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刻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崖:象征着险峻与挑战。
- 云:代表着变化与不确定,带有一种轻灵的美感。
- 泉:象征着生命的源泉与自然的力量。
- 雷霆:代表着自然的威力与不可预测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崇崖抱天迥”中的“崇崖”指的是什么?
A. 高耸的山峰
B. 深邃的洞穴
C. 平坦的地面
D. 广阔的天空 -
“忽惊百丈泉”中“百丈”形容的是泉水的什么?
A. 流速
B. 高度
C. 深度
D. 温度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描绘了高山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哲思。李白的《庐山谣》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对庐山的崇敬与赞美,两者在意境上与《白云洞》有相似之处,但又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徐良琛研究》
以上内容为《白云洞》的详细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