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岁暮江空,羁怀无俚,敬借家大人韵写之》
时间: 2025-01-11 07:50: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
岁暮江空,羁怀无俚,敬借家大人韵写之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别泪绛于枫,病脸黄疑菊。
剪得垂杨没一丝,直恁霜天毒。
沿路访梅花,暗里东风促。
愁到今年欲尽时,又把春来续。
白话文翻译:
在岁末的江边,空荡荡的水面上,我的思绪无处寄托,特意借用家中的大人的韵律写下这首词。
离别的泪水如同枫叶的鲜红,病得面色发黄让人怀疑自己像菊花。
剪下的垂杨毫无生气,就如同这寒冷的霜天带来的苦楚。
沿着路去寻找梅花,东风在暗中催促着。
愁苦到今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又要把春天的希望延续。
注释:
- 羁怀: 受拘束的情怀,思乡或思亲的情感。
- 绛: 红色,指别离时的泪水如红色枫叶。
- 病脸: 生病后脸色苍白,形容诗人因思乡而感到疲惫。
- 剪得垂杨: 指将垂柳剪下,象征失去与无奈。
- 霜天: 寒冷的天气,象征孤独与凄凉。
- 沿路访梅花: 走在路上寻找梅花,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东风促: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暗示着希望与新生。
典故解析:
- 梅花: 梅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象征坚韧与高洁,常用以表达诗人对逆境的坚持。
- 垂杨: 垂柳是离别的象征,常出现在古诗词中,表达思念与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具有浓厚的抒情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岁末之际,诗人因思念而感到孤独与愁苦,借用家大人的韵律表达内心的情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人情冷暖的敏感。
诗歌鉴赏:
《卜算子》是一首情感真挚、意象清新而又富有哲理的词作。诗人在岁末的江边,面临着季节的交替与情感的纠葛,表现出深切的思乡之情与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开头“岁暮江空,羁怀无俚”便直接表露出一种孤独感,江水空荡荡,既象征着外在的环境,也映射出内心的空虚。此时,诗人正处于一种无处宣泄的羁绊状态,特别是在“别泪绛于枫”中,借用枫叶的红色映射离别的伤感,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接下来的“病脸黄疑菊”则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病弱的面容与菊花的黄相互映衬,表露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剪得垂杨没一丝,直恁霜天毒”,诗人直接呈现出一种失落与绝望的情绪,垂杨的凋零象征着无情的岁月,令人心生惆怅。
“沿路访梅花,暗里东风促”则是对未来的期望,尽管愁苦依旧,但东风的暗示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希望。最终一句“愁到今年欲尽时,又把春来续”,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情感的执着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卜算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成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渴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暮江空: 描绘了年末的景象,江水空荡,带来孤寂感。
- 羁怀无俚: 表达了思念与无所寄托的情感。
- 别泪绛于枫: 离别时的泪水如同红色的枫叶,凄美而动人。
- 病脸黄疑菊: 病态的面容与菊花的黄形成对比,表露出内心的愁苦。
- 剪得垂杨没一丝: 失去的垂柳象征着无情的岁月,诗人感到失落。
- 直恁霜天毒: 寒冷的霜天带来的痛苦与压迫感。
- 沿路访梅花: 走在路上,寻找梅花的希望与美好。
- 暗里东风促: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暗示着生命的复苏。
- 愁到今年欲尽时,又把春来续: 在愁苦的尽头,诗人依然期待春天的到来,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 “别泪绛于枫”,将离别的眼泪比作红枫,形象生动。
- 拟人: “东风促”,赋予东风以推动的力量,暗示春天的来临。
- 对仗: 全诗各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抒情为主,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伤感、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的期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 象征孤独与空虚。
- 枫叶: 代表离别与伤感。
- 菊花: 体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垂杨: 表示失去与无奈。
- 梅花: 象征坚韧与希望。
- 东风: 代表春天的到来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岁暮江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激动
D. 无聊 -
“别泪绛于枫”中的“绛”字是什么意思?
A. 红色
B. 绿色
C. 黄色
D. 蓝色 -
诗人对未来有何期待?
A. 无望
B. 春天的到来
C. 离别
D. 冷漠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表达思乡与孤独。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希望。
诗词对比:
- 《卜算子》与《夜泊牛津》: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李白的作品更多展现了一种豪放的情怀,而易顺鼎则细腻而深沉,展现了不同的情感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欣赏》
- 《中国古诗词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