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 感怀》

时间: 2025-01-11 12:38:40

帘前竹外。

明月光相碍。

檐影照,霜横带。

不知青岁减,只说朱颜改。

君不见,河山几叠谁为买。

底事频频□。

留得惺惺在。

天有恨,花长害。

柳烟春带结,燕语春心碎。

消得也、一番春色当眉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帘前竹外。明月光相碍。檐影照,霜横带。不知青岁减,只说朱颜改。君不见,河山几叠谁为买。底事频频。留得惺惺在。天有恨,花长害。柳烟春带结,燕语春心碎。消得也一番春色当眉黛。

白话文翻译:

帘子前竹子外,明月的光线被遮挡。檐下的影子映照着,霜横在带上。不知青涩的岁月已减少,只觉朱颜已改。你看,河山如此重叠,谁会为此买单。什么事情频频发生,留得惺惺在心间。天上有恨,花儿却常受伤害。柳烟春天带着结,燕子的声音让春心碎。最终只留下那一番春色在眉黛之间。

注释:

  • 帘前竹外:指窗帘前面、竹子外面,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环境。
  • 明月光相碍:月光被某种东西遮挡,暗示着某种阻隔或障碍。
  • 朱颜改:朱颜指美丽的面容,改指变化,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君不见:用反问的方式引入思考,强调对生活的观察。
  • 惺惺在:指心灵相通,保持真情。
  • 柳烟春带结:柳树的烟雾笼罩下,春天的情感交织,带有隐喻。
  • 春色当眉黛:春色指美好的春天景象,眉黛比喻女性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灿,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为主,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千秋岁 感怀》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抒怀,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的“帘前竹外,明月光相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压抑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内心的某种惆怅。在描绘月光被遮挡的同时,诗人也在隐喻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障碍。

接下来的“君不见,河山几叠谁为买”,更是对历史的叹息,诗人借助河山的重叠,表达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对于“惺惺在”的描写,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虽然外部环境变化,但内心的情感依然坚守。

整首诗在情感上不断波动,既有对美好春色的眷恋,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最终化作“消得也一番春色当眉黛”,此句既是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也是对青春易逝的无奈。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中,展现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深刻而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帘前竹外:描绘环境,揭示内心情感。
  2. 明月光相碍:反映生活中的障碍和困扰。
  3. 檐影照,霜横带: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写,增添了寒冷的意境。
  4. 不知青岁减,只说朱颜改:表现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5. 君不见,河山几叠谁为买:以河山为喻,反思历史的代价与无常。
  6. 底事频频。留得惺惺在:强调情感的珍贵与不易。
  7. 天有恨,花长害:自然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8. 柳烟春带结,燕语春心碎:通过意象展现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伤感。
  9. 消得也一番春色当眉黛:总结情感,留下对青春与美好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朱颜改”比喻青春的流失。
  • 拟人:如“天有恨,花长害”,赋予自然情感。
  • 对仗:整首诗词句工整,增强了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反映出诗人对青春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情与美好的珍视。诗人在感慨中找寻情感的寄托,展现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高洁。
  • 明月:代表纯洁与美好,常用于抒情。
  • :象征寒冷,寓意时光的无情。
  • 春色:象征青春与美好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朱颜”指的是? a) 年龄 b) 美丽的面容 c) 春天的花朵
  2. “天有恨,花长害”中的“花”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美好与脆弱
  3. 诗人通过“河山几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历史的反思与无奈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美丽的面容
  2. c) 美好与脆弱
  3. b) 对历史的反思与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by 杜甫
  • 《春望》by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千秋岁 感怀》都是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前者更强调历史的沉重,后者则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和自然的美丽。
  • 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意象传达情感,但《登高》更倾向于悲壮,而《千秋岁 感怀》则更显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