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夏日怀人,和韵王君渭生初夏怀人》

时间: 2025-01-25 22:55:04

暑气逼层阴。

镇烦心。

约凉荷畔好吟沉。

何处花香人语静,午梦常寻。

云树暮烟深。

好鸟幽禽。

枝头果否是知音。

婉转一声飞去也,传语无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夏日怀人,和韵王君渭生初夏怀人
作者: 冯明权 〔近代〕

暑气逼层阴。镇烦心。约凉荷畔好吟沉。
何处花香人语静,午梦常寻。
云树暮烟深。好鸟幽禽。
枝头果否是知音。婉转一声飞去也,传语无禁。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夏日,闷热的气息逼近。心中烦躁。约好在凉爽的荷塘边吟诗沉思。
哪里有花香和人声交谈的宁静呢,午后的梦总是难以寻觅。
云树间的暮色烟雾弥漫。鸟儿在幽静的树林中鸣叫。
树枝上的果实是否能传递知音的消息呢?那婉转的歌声飞去,却无法传达任何言语。

注释

  • 暑气:指夏日的炎热气候。
  • 层阴:形容浓密的阴影,通常是指树木或建筑物的阴影。
  • 镇烦心:意指使心中烦躁的情绪平静下来。
  • 荷畔:指荷花的水边。
  • 午梦:指在中午的梦境或对美好梦境的追寻。
  • 云树暮烟:形容黄昏时分云雾缭绕的景象。
  • 知音:指能够理解、共鸣的人。

典故解析

“知音”一词源自古代典故,最初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俞伯牙是位高超的琴师,而钟子期则是能理解他琴音的知音。二人相交甚深,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悲痛欲绝,不再弹琴。这个典故强调了深厚的友谊和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明权,近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不多,但他在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尤其擅长表现情感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炎热的夏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正值盛夏,炎热的天气使人感到烦躁,而诗人却在寻找宁静与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以浓厚的夏日气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诗中充满了夏日的炎热、荷塘的凉爽、花香的宁静以及鸟鸣的悠扬,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开篇“暑气逼层阴”,便直接点出夏日的炎热,紧接着“镇烦心”二句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烦躁与渴望宁静的心情。诗人企盼在荷塘边吟诗的情景,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又描绘了“云树暮烟深”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最后两句通过鸟儿的婉转鸣叫引发思考,是否能够传达出心中对知音的渴望,这样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升华。

整首诗用词简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哲思。诗人在炎热的夏季中,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知音的思念,感受到一种既热烈又清幽的情感交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暑气逼层阴:描绘夏日的炎热,暗示人心浮躁。
  2. 镇烦心:试图平息内心的烦躁。
  3. 约凉荷畔好吟沉:寻求在凉爽的荷塘边吟诗的宁静。
  4. 何处花香人语静,午梦常寻:对静谧环境的向往,午后的梦境难以找到。
  5. 云树暮烟深:描绘黄昏时分的宁静景象。
  6. 好鸟幽禽:鸟儿在幽静的环境中歌唱。
  7. 枝头果否是知音:树上的果实是否能传递知音的情感。
  8. 婉转一声飞去也,传语无禁:鸟儿的鸣叫虽美却无法传达真正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暑气”与“层阴”相提并论,增强了炎热的感觉。
  • 拟人:鸟儿的鸣叫被赋予了传递情感的能力,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好鸟幽禽”与“枝头果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知音的思念,借助夏日的炎热与自然的宁静,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展现了一种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暑气:象征着烦躁与压迫感。
  • 荷畔:象征着清凉与宁静。
  • 花香:象征着美好与和谐。
  • 云树: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朦胧。
  • 知音:象征着深厚的友谊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暑气逼层阴”中的“层阴”指什么? A. 树影
    B. 云层
    C. 建筑物的阴影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知音”最初源自哪个典故? A. 白居易与柳宗元
    B. 俞伯牙与钟子期
    C. 李白与杜甫
    答案:B

  3. 诗人对哪个自然景象表达了特别的向往? A. 雪山
    B. 荷塘
    C. 沙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浪淘沙》在表现情感上有相似之处,皆通过自然景色寄托思绪,前者感慨人生苦短,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对知音的渴望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