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南山北富深幽,羽服方袍占上头。吾道才馀白鹿洞,寂寥几载有新修。
白话文翻译:
山南山北充满了深邃幽静之美,穿着羽衣和方袍的道士们占据着高处。我的道统仅存于白鹿洞,几年来有了新的修缮。
注释:
- 山南山北:指庐山的南面和北面。
- 富深幽:形容山景深邃幽美。
- 羽服方袍:指道士的服装,羽服象征仙风道骨,方袍是道士的典型服饰。
- 占上头:占据高处,比喻地位显赫。
- 吾道:指作者所信奉的道统或学说。
- 白鹿洞:指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院之一,位于庐山。
- 寂寥:形容冷清、孤寂。
- 新修:指书院经过修缮,焕然一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是赵蕃借阅庐山记后有感而作,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赞美和对道统传承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赵蕃借阅了《庐山记》,对庐山的美景和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写下了这三首诗。诗中提到的白鹿洞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学术中心,赵蕃借此表达了对学术传承的重视和对书院新修的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深幽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羽服方袍占上头”一句,不仅描绘了道士们的形象,也隐喻了道统的高贵和显赫。后两句“吾道才馀白鹿洞,寂寥几载有新修”,则表达了作者对道统传承的忧虑和对书院新修的欣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南山北富深幽”:开篇即描绘庐山南北的深邃幽美,为全诗定下基调。
- “羽服方袍占上头”:通过道士的形象,引出道统的传承。
- “吾道才馀白鹿洞”:表达了对道统仅存于白鹿洞的忧虑。
- “寂寥几载有新修”:以书院的新修,表达了对道统传承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羽服方袍占上头”中的“占上头”比喻道统的高贵和显赫。
- 拟人:“吾道才馀白鹿洞”中的“才馀”赋予道统以人的特质,表达了对道统的珍视。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美景的描绘和对道统传承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道统传承的忧虑和希望。
意象分析:
- 山南山北:象征庐山的广阔和深邃。
- 羽服方袍:象征道士的仙风道骨和道统的高贵。
- 白鹿洞:象征学术的传承和文化的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羽服方袍占上头”中的“占上头”比喻什么? A. 道士的地位 B. 道统的高贵和显赫 C. 山的高处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白鹿洞”是指什么? A. 一个山洞 B. 一个书院 C. 一个道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同样描绘庐山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
- 朱熹《观书有感》:表达了对学术传承的重视和对书院新修的喜悦。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赵蕃的《从元衡借庐山记偶成三首 其三》:两者都描绘了庐山的美景,但苏轼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直接感受,而赵蕃的诗则融入了对道统传承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庐山记》:了解庐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