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峰往还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0 19:17:26

振衣犹户内,发兴已云端。

问路非生境,逢人若素欢。

行知近林邃,望觉远峰攒。

顾可资瞻眺,胡能恤髀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振衣犹户内,发兴已云端。 问路非生境,逢人若素欢。 行知近林邃,望觉远峰攒。 顾可资瞻眺,胡能恤髀髋。

白话文翻译:

抖擞衣裳仿佛还在室内,兴致却已飞到了云端。 问路并非熟悉的环境,遇到人却如同往常一样欢快。 行走时知道接近了深邃的林木,远望时感觉群峰聚集。 回头可以借此远眺,怎能顾及腿脚的疲惫。

注释:

  • 振衣:抖擞衣裳,表示准备出发或振奋精神。
  • 发兴:激发兴致,指心情高昂。
  • 云端:比喻高远的地方。
  • 生境:熟悉的环境。
  • 素欢:平常的欢乐。
  • 林邃:深邃的林木。
  • 攒:聚集。
  • 瞻眺:远望。
  • 恤髀髋:顾及腿脚的疲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刘过、姜夔等人交往,诗风受黄庭坚影响,追求平淡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游历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旅途的乐观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振衣犹户内,发兴已云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对外界的好奇,即使身体还在室内,心却已飞向远方。中间两句“问路非生境,逢人若素欢”表达了诗人对陌生环境的好奇和对人际交往的乐观态度。最后两句“顾可资瞻眺,胡能恤髀髋”则强调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旅途艰辛的轻视。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振衣犹户内,发兴已云端”:诗人抖擞衣裳,准备出发,心情激动,仿佛已经飞到了云端。
  • “问路非生境,逢人若素欢”:在陌生的环境中问路,遇到人却如同往常一样欢快,展现了诗人的乐观和随和。
  • “行知近林邃,望觉远峰攒”:行走时感觉到接近了深邃的林木,远望时看到群峰聚集,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
  • “顾可资瞻眺,胡能恤髀髋”:回头可以借此远眺,怎能顾及腿脚的疲惫,强调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旅途艰辛的轻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发兴已云端”比喻诗人心情高昂,向往远方。
  • 对仗:“振衣犹户内,发兴已云端”和“行知近林邃,望觉远峰攒”均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旅途的乐观态度,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 云端:象征高远和自由。
  • 林邃:象征深邃和神秘。
  • 远峰攒:象征壮丽和聚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发兴已云端”比喻了什么? A. 诗人心情低落 B. 诗人心情高昂 C. 诗人身体疲惫 答案:B

  2. 诗中“问路非生境”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陌生环境的好奇 B. 诗人对熟悉环境的怀念 C. 诗人对旅途的厌倦 答案:A

  3. 诗中“顾可资瞻眺,胡能恤髀髋”强调了什么? A. 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B. 诗人对旅途的疲惫 C. 诗人对自然的恐惧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刘过的《夜泊水村》
  • 姜夔的《扬州慢》

诗词对比:

  • 刘过的诗作多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旅途的感慨,与赵蕃的诗风相近。
  • 姜夔的诗作则更多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与赵蕃的诗风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