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横山阁对月)》
时间: 2025-01-26 02:06: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横山阁对月)》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清夜月当午,轩户踏层冰。
楼高百尺,缥缈天阙敞云扃。
万里风摇玉树,吹我衣裾零乱寒入骨毛轻。
径欲乘之去,高兴送青冥。
神仙说,功名事,两难成。
苇汀筠岫深处端可寄余龄。
身外营营姑置,对景掀髯一笑,引手接飞萤。
且尽杯中物,日出事还生。
白话文翻译:
在这清冷的夜晚,月亮恰似正当中午,窗户上结了层冰。
楼阁高耸入云,似乎打开了天空的阙门。
远处的风吹拂着玉树,吹得我的衣裳飘动,寒意透入骨髓,轻如毛发。
我想乘风而去,痛快地送别那青天。
神仙说,功名利禄的事情,两者皆难以成就。
在芦苇和竹岫深处,或许可以寄托我的余生。
身外的繁忙暂且放下,面对眼前的景色,轻轻掀起胡须一笑,伸手接住飞舞的萤火虫。
不如尽情享受杯中的美酒,日出后事情还会继续发生。
注释:
- 清夜月当午:清冷的夜晚,月亮明亮如正午。
- 轩户踏层冰:窗户上结了冰,暗示寒冷。
- 缥缈天阙:形容楼阁高耸入云,似乎通向天界。
- 万里风摇玉树:远方的风摇曳着玉树,描绘自然的美景。
- 对景掀髯一笑:面对美景,轻松一笑,表现出洒脱的态度。
- 且尽杯中物:指的是饮酒,享受当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字长卿,宋代诗人,以词和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横山阁对月)》创作于李弥逊游览横山阁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功名的淡泊态度。在宋代,士人普遍追求功名,但李弥逊则选择了放下名利,享受自然与人生的乐趣。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横山阁对月)》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意境的诗作。诗人在清冷的夜晚,借助明亮的月亮和高耸的楼阁,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开篇以“清夜月当午”引出夜晚的静谧,月光如水,清冷而明亮,给人以深邃的思考。接着,诗人描绘了他所处的环境,楼阁高耸,似乎通向天界,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感受到自然的风摇动着玉树,衣衫飘动,寒气入骨,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敏感与共鸣。在此背景下,他表达了想要“乘之去”的愿望,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然而,面对现实的功名利禄,他意识到这两者难以兼得。
在后半部分,诗人借助芦苇竹岫的意象,表示愿意在深处寄托余生,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他对景而笑,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甚至愿意与飞萤为伴,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最后,他提到“且尽杯中物”,强调当下的享受,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积极态度。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展现了李弥逊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士人放下功名、追求内心平静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夜月当午:用明亮的月光比拟正午,暗示夜晚的宁静与明亮。
- 轩户踏层冰:窗户上结冰,描述了寒冷的环境,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 楼高百尺:高楼的描写,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万里风摇玉树: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 径欲乘之去:表达诗人渴望超脱世俗的心情。
- 神仙说,功名事,两难成:反映对功名的思考与无奈。
- 身外营营姑置:强调放下世俗繁忙,追求内心的宁静。
- 且尽杯中物:享受当下,体现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正午的光明,暗示夜晚的明亮。
- 拟人:风摇动玉树,赋予自然生命,增强画面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名利的超脱,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宁静与智慧,带来思考。
- 高楼:象征对理想与追求的渴望。
- 风与玉树:自然的和谐,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 飞萤:象征美好与自由,体现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看法? A. 清夜月当午
B. 神仙说,功名事,两难成
C. 且尽杯中物 -
诗中提到的“飞萤”象征什么? A. 繁忙
B. 美好与自由
C. 名利 -
诗人希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这种情感是通过什么意象表现的? A. 冰
B. 玉树
C. 竹岫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月夜,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李弥逊则更多地探讨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超脱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弥逊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