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冲元真赞》
时间: 2025-01-11 01:20: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冶百鍊之金,而中黄钟之宫。
琢无瑕之玉,而成夜光之璧。
可用飨帝,可用活国。
师旷不世而无闻,韫椟藏之而无闷。
士亦何得于山林,元勋而荩谷也故肥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通过对金、玉的精炼与雕琢,表达了对人才的赞美。金经过百炼,才能够在黄钟的宫中发出美妙的音色;玉经过琢磨,才能化为夜光璧,供帝王享用,或用于治国安民。然而,像师旷这样的才子却不被世人所知,如同被藏在宝匣中的珍宝,尽管没有烦恼。士人又如何能在山林中寻得名声呢?元勋们实际上是因为隐匿在荩谷中而享有丰厚的生活。
注释
- 冶:熔炼。
- 百鍊之金:经过多次炼制的金子,象征珍贵。
- 黄钟之宫:指古代的乐器,象征完美的音律和和谐。
- 琢无瑕之玉:指没有瑕疵的美玉,象征完美的人才。
- 夜光之璧:夜间能发光的玉璧,象征珍贵的资产。
- 师旷:春秋时期的音乐家,才华横溢但未被重用。
- 韫椟藏之:比喻才华被埋没,无法施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并推崇陶渊明的隐逸精神。
创作背景
《李冲元真赞》是黄庭坚赠与李冲的诗作,李冲是一位道教高人,诗中通过对金玉的比喻,表达对人才的重视与对隐逸士人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渴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李冲元真赞》通过细腻的比喻,展现了对人才的高度赞美。诗的开头以“冶百鍊之金”和“琢无瑕之玉”两组意象,强调了无论是金还是玉,都需要经过反复的锻造和雕琢,才能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这不仅是对物质的赞美,更是对人才能够升华的隐喻。在古代社会,人才既是国家的栋梁,又是个人的追求,诗中提到的“可用飨帝,可用活国”,则清晰地表达了人才对帝国的重要性。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隐逸士人的悲哀,提到师旷虽然才华横溢,却未能为世人所知,反映了对社会的不满。士人虽有志于山林,最终却难以获得应有的声誉。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人才的价值,也揭示了社会对人才的忽视,使得整首诗在赞美与惋惜之间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冶百鍊之金:通过反复锻炼,金子才显得更加珍贵,象征着人才需要经历磨炼。
- 而中黄钟之宫:强调优秀人才的出众,能够在重要的位置发光发热。
- 琢无瑕之玉:同样的,只有经过精心雕琢的玉,才能显得完美。
- 而成夜光之璧:比喻人才的价值,能够在黑暗中发光,照亮他人。
- 可用飨帝,可用活国:人才不仅能被统治者所用,还能为国家带来生机。
- 师旷不世而无闻:尽管具备非凡才华,却未能被世人认可。
- 韫椟藏之而无闷:他如同被珍藏在匣子中的宝物,没有人来欣赏。
- 士亦何得于山林:士人隐居山林,却无法获得应有的名声与地位。
- 元勋而荩谷也故肥遁:即便是元勋,也因隐逸而肥沃安逸,反映出对社会的无奈与嘲讽。
修辞手法
- 比喻:金与玉象征人才的珍贵与独特。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美。
- 象征:师旷等人物象征被埋没的人才,反映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对人才的赞美与重视,同时也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批判,反映了作者对隐逸士人的理解与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象征财富与地位。
- 玉:象征美德与才华。
- 夜光之璧:象征人才的闪光与独特。
- 师旷:象征被埋没的才华。
这些意象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还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渴望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师旷”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春秋时期的音乐家
b) 唐代的诗人
c) 宋代的书法家
d) 汉代的政治家 -
诗中“琢无瑕之玉”比喻的是? a) 物质财富
b) 人才的完美
c) 自然景观
d) 道德修养 -
诗中提到的“可用飨帝”意指? a) 人才可供帝王享用
b) 人才可以隐居
c) 帝王需要珍宝
d) 社会对人才的忽视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冲元真赞》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者均表达了对人才的关注与对现实的无奈,但前者更侧重于人才的潜力与价值,后者则强调贫困与对国家的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黄庭坚年谱》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为对《李冲元真赞》的详细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