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旱麦半熟,蚕收仅十分。
不忧无饼饵,已幸有襦裙。
造化真怜汝,耕桑不谩勤。
经过话关陕,贫病不堪闻。
白话文翻译:
春天干旱,麦子还没完全成熟,蚕的收成也只有十分之一。
我不担心没有饼干和食物,能有一件襦裙已经很幸运了。
大自然真是怜惜你,耕种和养蚕的辛苦不是空劳。
经过这里说起关陕的事,贫困和疾病的消息让我感到无法承受。
注释:
- 春旱:春季干旱,指天气干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 麦半熟:小麦生长到一半成熟的状态。
- 蚕收:蚕的收成,指蚕丝的采集。
- 饼饵:指食物,饼和点心。
- 襦裙:古代女性的服装,这里指生活的基本衣物。
- 造化:自然界的力量,指天地的安排。
- 耕桑:耕种和养桑,指农民的劳动。
- 话关陕:提及关中和陕西地区,暗指地方的贫困与苦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的弟弟。苏辙为人正直,参与政治,历任多职。他的诗作多以清新、自然见长,表现出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交织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农作物的描写,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艰辛与不易,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蚕麦》通过描绘春天的干旱,展现了农民的生存困境。诗的开头用“春旱麦半熟”引入,直接点明了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接着“蚕收仅十分”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困苦,蚕丝的收成微薄,生活捉襟见肘。诗人在此情境下却展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不忧无饼饵,已幸有襦裙”,这句诗道出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虽然生活艰辛,但仍能感受到些许幸福。
“造化真怜汝”一句,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慨,既是对生活的不满,也是对自然的无奈。最后两句提及“经过话关陕,贫病不堪闻”,则是对更广泛社会状况的反思,关陕地区的贫困和病痛,使得个人的困境显得更加苍白无力,深刻揭示了社会问题。整首诗在清新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既有对自然的感激,也有对生活的无奈,是一种极具人文关怀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旱麦半熟:春天的干旱导致小麦生长到一半,体现自然对农作物的影响。
- 蚕收仅十分:蚕的收成微薄,仅仅十分之一,表现出生活困境。
- 不忧无饼饵:尽管生活艰难,但诗人并不忧虑缺乏食物,表现出一种乐观态度。
- 已幸有襦裙:生活中依然有些许幸福,能够拥有衣物。
- 造化真怜汝:对自然的感慨,体现出对大自然的尊重与理解。
- 耕桑不谩勤:努力耕作和养蚕是实际的付出,尽管结果不理想。
- 经过话关陕:提及关陕地区的贫困,反映社会现状。
- 贫病不堪闻:贫困和疾病使得生活更加艰难,是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春旱麦半熟”与“蚕收仅十分”形成对比,突显生活的艰辛。
- 比喻:用“造化”来形容自然的安排,赋予自然以情感。
- 反语:诗人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乐观,反映出一种深沉的智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农民在自然灾害与社会困境中的艰辛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无奈,展现出一种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麦:象征丰收与希望,但因干旱而未能实现。
- 蚕:象征勤劳与付出,但收成微薄,反映生活困境。
- 襦裙:象征生活的基本保障,虽然简单却是幸福的来源。
- 关陕:象征社会的贫困与病痛,反映社会问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是? A. 春雨
B. 春旱
C. 夏风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忧虑
B. 乐观
C.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关陕”主要指的是?
A. 地名
B. 风俗
C. 物产
答案:
- B. 春旱
- B. 乐观
- A. 地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 - 杜甫
- 对比分析: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社会的困境,但苏辙的语气更加乐观,而杜甫则更显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苏辙的《蚕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