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混元神巧本无形,匠出西湖作画屏。
春水净于僧眼碧,晚山浓似佛头青。
栾栌粉堵摇鱼影,兰杜烟丛阁鹭翎。
往往鸣榔与横笛,细风斜雨不堪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意指自然的神奇和艺术的精巧。春天的湖水如僧侣的眼睛般清澈,傍晚的山色浓重如佛的头颅。栾树和杜鹃花围绕的粉色墙壁摇曳着鱼儿的影子,烟雾缭绕的花丛中,白鹭的翅膀轻盈如云。时常听到榔头声和横笛声,然而微风细雨交错,令人不忍倾听。
注释:
- 混元:形容自然之美,指一种无形的状态。
- 匠出西湖作画屏:比喻西湖的景色如同画作般精致。
- 春水净于僧眼:形容春天的湖水清澈得如同僧人明亮的眼睛。
- 晚山浓似佛头青:傍晚的山色浓厚,像佛像的头部那样深邃。
- 栾栌:一种树木,常见于西湖周围。
- 粉堵:指粉色的墙壁。
- 摇鱼影:形容水面上鱼儿的倒影随波荡漾。
- 兰杜:指兰花和杜鹃花,形容周围的花丛。
- 阁鹭翎:描绘白鹭在花丛中的轻盈姿态。
- 鸣榔与横笛:指两种乐器的声音。
- 细风斜雨不堪听:微风细雨的声音让人难以忍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山,号孤山,晚号清隐,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林逋一生居住在西湖,尤其以其对西湖的描写而著称,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西湖》创作于林逋晚年,表达了他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欣赏。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寄托了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人情怀和审美观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西湖的自然景色为主旨,展现了林逋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对艺术的追求。全诗从“混元神巧”开始,引出自然的神奇与艺术的结合,意在说明西湖的美丽不仅在于景色本身,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接下来的每一句都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水、晚山、鱼影、白鹭等意象融汇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诗中通过清澈的春水和浓厚的晚山,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特别是“栾栌粉堵摇鱼影,兰杜烟丛阁鹭翎”,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西湖的秀丽与灵动,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一句“往往鸣榔与横笛,细风斜雨不堪听”则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尽管外界的声音让人不堪,但内心的和谐与宁静依然存在。这种情感的对比,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以及他对自然与艺术的深沉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混元神巧本无形:自然的神奇和巧妙并没有固定的形状。
- 匠出西湖作画屏:西湖的美景如同画卷一般展现出来。
- 春水净于僧眼碧:春天的湖水清澈见底,宛如僧侣的眼睛。
- 晚山浓似佛头青:傍晚的山色浓重,犹如佛像的头部。
- 栾栌粉堵摇鱼影:栾树与粉色墙壁映衬着水中游动的鱼影。
- 兰杜烟丛阁鹭翎:兰花和杜鹃花在烟雾中,白鹭翩翩而舞。
- 往往鸣榔与横笛:常常可以听到榔头声和横笛声。
- 细风斜雨不堪听:微风和细雨的声音令人难以忍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水净于僧眼碧”,将水质比作僧人的眼睛。
- 对仗:如“鸣榔与横笛”,形成对称的音韵美。
- 拟人:如“摇鱼影”,让静物有了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自然美的赞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水:象征着生机和纯净。
- 晚山:代表着静谧和深邃。
- 栾栌:象征着自然的繁茂与生命力。
- 白鹭:象征着优雅和灵动。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具体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水净于僧眼碧”中的“僧”指的是: A. 僧侣
B. 神仙
C. 文人
D. 画家 -
诗中提到的“晚山”是指: A. 清晨的山
B. 傍晚的山
C. 白天的山
D. 雪山 -
诗中提到的“鸣榔与横笛”代表: A. 只有榔头声
B. 只有笛声
C. 两种乐器的声音
D. 没有声音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林逋与苏轼的西湖诗:两位诗人都描绘了西湖的美,但林逋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苏轼则在抒情中融入了更多的人生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西湖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