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弹琵琶者)》
时间: 2025-04-27 17:24: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妾有琵琶谱。
抱金槽慢捻轻抛,柳梢莺妒。
羽调六么弹遍了,花底灵犀暗度。
奈敲断玉钗纤股。
低画屏深朱户掩,卷西风满地吹尘土。
芳事往,蝶空诉。
天天把妾芳心误。
小楼东隐约谁家,凤箫鼍鼓。
泪点染衫双袖翠,修竹凄其又暮。
背灯影萧条情互。
捐佩洲前裙步步,渺无边一片相思苦。
春去也,乱红舞。
白话文翻译
我有一曲琵琶谱。
轻轻地拨动金槽,慢慢抛出音符,连柳梢上的黄莺都因妒忌而鸣叫。
六个音调的乐曲我已经弹遍,花丛下的灵犀暗自传情。
可惜却敲断了玉钗,纤细的手指也在颤抖。
低低的画屏深深的朱户紧闭,西风卷起满地尘土。
往日的芳事已经逝去,唯有蝴蝶在空中诉说。
天天我都被自己的芳心所误导。
小楼东边隐约传来谁家的凤箫和鼍鼓声。
泪水洒落在两袖翠衫上,修竹在暮色中显得凄凉。
背对灯光,影子萧条,情感交错。
放下佩饰,走在洲前,步履沉重,思念无边,苦不堪言。
春天已经过去,乱红在空中飞舞。
注释
- 琵琶谱:指琵琶的曲谱,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柳梢莺妒:柳梢上栖息的黄莺因美妙的乐声而妒忌,暗示音乐的吸引力。
- 羽调六么:指琵琶的六种音调,展现出乐曲的丰富性。
- 灵犀:指心灵的感应,比喻情感共鸣。
- 玉钗:古代女子的装饰品,象征着美丽与脆弱。
- 凤箫鼍鼓:指乐器,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
- 乱红舞:春天的花瓣随风飘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季俭,号渔洋,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的词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风格多变,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展现出深厚的文学素养。
创作背景
《贺新郎(弹琵琶者)》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民众生活艰辛。诗人通过琵琶的演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往昔青春的追忆。此时,诗人可能经历了感情的失落与对往日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贺新郎(弹琵琶者)》是蒋捷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词通过琵琶的音色和演奏者的情感,展现了一幅充满哀愁的画面。开头“妾有琵琶谱”,即引入了琵琶这一乐器,琵琶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女性的柔美与才情。接下来的曲调描绘,展现了演奏的细腻与优雅,伴随着黄莺的妒忌,暗示了音乐的动人之处。
词中频频提到的“芳事往”、“蝶空诉”,则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词人用“泪点染衫双袖翠”描绘了情感的伤痛与思念的深重,展现出一种凄美的情感。随着春天的逝去,诗人用“乱红舞”来象征时间的流逝,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写琵琶的技巧与情感的交织,形成了一种和谐美感。诗人通过对乐音的描写、情感的抒发,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形成了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体验,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妾有琵琶谱:引入主题,表明演奏者的身份与情感。
- 抱金槽慢捻轻抛,柳梢莺妒:描述演奏的轻柔与音乐的吸引力。
- 羽调六么弹遍了,花底灵犀暗度:展现乐曲的丰富与情感的暗流。
- 奈敲断玉钗纤股:暗示演奏中的无奈与脆弱。
- 低画屏深朱户掩:营造出一种封闭与孤独的氛围。
- 卷西风满地吹尘土:借西风描绘时光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
- 芳事往,蝶空诉: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 天天把妾芳心误:表现对情感的迷惘与无奈。
- 小楼东隐约谁家,凤箫鼍鼓:引入周围的乐声,形成对比。
- 泪点染衫双袖翠:通过细节描写情感的伤痛。
- 修竹凄其又暮:描绘环境与心境的凄凉。
- 背灯影萧条情互:影子的萧条与内心情感交织。
- 捐佩洲前裙步步:表现对往昔的追忆与不舍。
- 渺无边一片相思苦:强调思念的无边无际。
- 春去也,乱红舞:总结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琵琶的音色比作心灵的感受,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黄莺因音乐嫉妒,赋予自然以情感,增添生动性。
- 对仗:如“低画屏深朱户掩”,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琵琶为媒介,抒发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深刻的思乡情绪与无尽的相思之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琵琶:象征音乐与情感,代表演奏者的内心世界。
- 黄莺:代表嫉妒与自然的生动感。
- 春:象征着希望与美好,而“春去”则暗示着失去。
- 泪水:代表伤感与思念,体现了情感的深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二胡
- B. 琵琶
- C. 古筝
-
“柳梢莺妒”中的“莺”指的是哪种鸟?
- A. 燕子
- B. 黄莺
- C. 麻雀
-
“春去也,乱红舞”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
- C. 愤怒
答案
- B. 琵琶
- B. 黄莺
- B.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情感的细腻。
- 温庭筠《更漏子》:同样描绘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失落。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与蒋捷的《贺新郎》均表现出对时光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而后者则专注于个体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宋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