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长安君》

时间: 2025-01-10 21:57:28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
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
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
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
寄书应见雁南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与重逢的感慨。年轻时的离别心情并不轻松,年老时相遇也充满了怅惘。我们虽然共饮欢笑,但灯下的谈话却是对往生的回忆。三年的分别让我对湖海的思念愈加深重,又要踏上万里征途。想问未来再见的日子何时,寄去的信应该能看到南飞的大雁。

注释

  • 离别意非轻:离别的感情不是轻松的。
  • 怆情:悲伤、感伤的情绪。
  • 草草:匆忙、简略。
  • 昏昏灯火:昏暗的灯光,暗示夜晚的情景。
  • 自怜:自我怜惜,感叹自己的遭遇。
  • 湖海:指远方的湖泊和海洋,象征着离别的地方。
  • 尘沙万里行:形容漫长而艰难的旅途。

典故解析

  • 雁南征:指候鸟南飞,象征着信件的传递和远方的思念。古代诗词中常用雁来表达情感的寄托与离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以改革和政治理想闻名,倡导“变法”,并在诗歌中表现出深厚的思想性和现实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晚年,表达了他对年轻时离别的感慨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示长安君》通过对离别与重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友谊珍贵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少年离别意非轻”引入,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离别的沉重与无奈。接着“老去相逢亦怆情”则表明重逢时的感伤,人生的无常使得相聚的喜悦掺杂着淡淡的忧伤。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一联描绘了朋友相聚时的温馨场景,然而“昏昏灯火”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令人倍感珍惜。诗人在回忆中流露出对友情的依恋和对人生的反思。

后半部分“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三年的隔阂让人愈加孤独与无奈。结尾的“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则充满了期待与渴望,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恰到好处,显示了王安石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切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离别意非轻:年轻时的分别是沉重的,带着很多情感。
  2. 老去相逢亦怆情:年老时的重逢同样让人感伤,时间的流逝使重逢变得珍贵而又痛苦。
  3. 草草杯盘共笑语:虽然在一起欢笑,但这种欢聚是短暂的,氛围显得匆忙。
  4. 昏昏灯火话平生:在昏暗的灯光下,谈论过去的生活,令人感到思绪万千。
  5. 自怜湖海三年隔:自己在湖海间感到孤独,已经有三年没有见面。
  6. 又作尘沙万里行:又要踏上漫漫长路,感觉到生活的艰辛。
  7. 欲问后期何日是:想要询问再见的日子何时。
  8. 寄书应见雁南征:寄出的信应该能通过南飞的大雁传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如“少年离别”与“老去相逢”。
  • 比喻:用“雁南征”比喻书信的传递,具有深厚的象征性。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感叹与描绘,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与丰富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重逢”展开,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复杂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象征着年轻、朝气和离别的无奈。
  • 灯火:象征着温暖与思念,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湖海:象征着遥远与分隔,承载着孤独的情感。
  • :象征着信件与思念,寄托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昏昏灯火”主要描绘了什么情景? A. 白天的阳光
    B. 夜晚的温馨
    C. 烛光晚餐
    D. 星光闪烁

  3. 诗中提到的“雁南征”象征着什么? A. 旅行
    B. 思念与信件的传递
    C. 自由
    D. 战争

答案

  1. B. 王安石
  2. B. 夜晚的温馨
  3. B. 思念与信件的传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相见欢》——李煜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示长安君》与李白《送友人》:两首诗均描写了离别的情感,但王安石更多地关注于时间的流逝与重逢的期待,而李白则更加突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与祝福。李白的语言较为豪放,王安石则更显细腻、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安石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