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二之一)》

时间: 2025-01-10 22:05:06

嗟见世间人。

但有纤毫即是尘。

不住旧时无相貌,沈沦。

只为从来认识神。

作麽有疏亲。

我自降魔转法轮。

不是摄心除妄想,求真。

幻化空身即法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王安石的《南乡子(二之一)》原文如下:

嗟见世间人。但有纤毫即是尘。不住旧时无相貌,沈沦。只为从来认识神。作麽有疏亲。我自降魔转法轮。不是摄心除妄想,求真。幻化空身即法身。

白话文翻译

看这世间的人,微小的纤毫之物都可以算作是尘埃。若不再停留于旧时的模样,便会沉沦。只因为从来就认识了真神,什么还用亲疏之分?我自己降魔转法轮,并不是为了摄心去除妄想,追求真理。幻化的空身实际上就是法身。

注释

字词注释

  1. :叹息,表示对世事的感慨。
  2. 纤毫:微小的东西,形容细微之物。
  3. 沈沦:沉陷于世俗,无法自拔。
  4. 认识神:指对真理或佛法的领悟。
  5. 降魔转法轮:降伏内心的魔障,传播佛法。
  6. 摄心:控制心思,聚焦于某种境界。
  7. 妄想:虚幻的想法,指对世俗的执念。
  8. 幻化空身:虚幻的身体,指世俗的外表。

典故解析

  • 法轮:佛教用语,象征佛法的传播与教化。
  • 降魔:指克服内心的烦恼与诱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推行新法而闻名,主张改革政治、经济与文化。他的诗词风格清新、明快,常常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南乡子(二之一)》是王安石在其人生的某个阶段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世俗的看法。此诗作于他改革政治的时期,表达了他对真理的追求与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南乡子(二之一)》通过简短的词句,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对世俗的感慨和对真理的追求。首先,诗人以“嗟见世间人”开篇,表现出对人世间纷繁复杂的无奈与感叹。接着,他指出“但有纤毫即是尘”,强调了世俗生活中微小的事物也能影响人的内心,暗示着对物质世界的排斥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沈沦”一词的使用,表达了对沉迷于世俗的警惕,诗人认为只要能够认识到神、真理,就能够超越家庭的亲疏关系,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诗中反复提到的“降魔”和“转法轮”,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和对佛法的信仰,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智慧。

整体来看,诗歌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社会、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王安石在这首词中传达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激励后人不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嗟见世间人:感叹当今世人的状况,暗含对人性和社会的失望。
  2. 但有纤毫即是尘:即使微小的东西也会影响心灵,强调世俗的干扰。
  3. 不住旧时无相貌,沈沦:如果不再停留于旧有的形象,就可能沉沦于世俗。
  4. 只为从来认识神:强调认识真理的重要性。
  5. 作麽有疏亲: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化,强调精神的独立。
  6. 我自降魔转法轮:自我克服内心的障碍,传播佛法。
  7. 不是摄心除妄想,求真:说明自己的修行不是为了抑制妄想,而是为了追求真理。
  8. 幻化空身即法身:指出外在形式是虚幻,真正的法身是内在的真实。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降魔转法轮”中,前后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将内心的状态与世俗的纷扰进行了类比,突出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真理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比与反思,引导读者关注内心世界,而非表面的纷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世间人:代表了普通人,象征着世俗的烦恼。
  2. 纤毫:细微事物,象征着对内心的微小干扰。
  3. :象征着真理与智慧。
  4. 法轮:象征着佛法的传播与教化。
  5. 空身:代表虚幻的外在,强调内心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王安石的《南乡子(二之一)》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世俗的沉迷
    • B. 对真理的追求
    • C. 对人际关系的维护
    • D. 对历史的思考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降魔转法轮”意指____

  3. 判断题:诗中“只为从来认识神”是指诗人对世俗的放弃。 (对/错)

答案

  1. B
  2. 克服内心的障碍,传播佛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白的《将进酒》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的《南乡子(二之一)》相对比,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探讨了人生与真理,但苏轼的表达更为豪放,风格轻松,而王安石则显得更加沉重和深邃。这种对比突出两位诗人在面对人生哲学时的不同态度与风格。

参考资料

  1. 《王安石诗文全集》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