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时间: 2025-01-11 10:09:50

洞房红烛花枝暖。

宿酒不辞金爵满。

别来几度对良宵,风月祗供肠寸断。

石城柳老莺声啭。

去住青春人意短。

明朝两袖拂蘋烟,又向溪山迷泪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作者: 陈方恪 〔清代〕

洞房红烛花枝暖。宿酒不辞金爵满。
别来几度对良宵,风月祗供肠寸断。
石城柳老莺声啭。去住青春人意短。
明朝两袖拂蘋烟,又向溪山迷泪眼。

白话文翻译

在新婚的洞房中,红烛映照着温暖的花枝,
醉酒之后不愿离去,金杯盛满佳酿。
离别后多少次对着良辰美景,
唯有风月使我肠断心伤。
石城的柳树已老,黄莺声声啼鸣。
离去与相聚在青春中总是短暂。
明天我将双袖拂去烟雾,
又将泪眼迷离在溪水山间。

注释

  • 洞房:指新婚的房间。
  • 红烛:象征喜庆的蜡烛。
  • 宿酒:指宿醉,喝酒后未能清醒。
  • 金爵:金制的酒杯。
  • 良宵:美好的夜晚。
  • 肠寸断:形容心中的悲伤和思念。
  • 石城: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地方。
  • 柳老:指柳树衰老,暗示时光流逝。
  • 莺声啭:黄莺在鸣叫,象征春天的景象。
  • 蘋烟:与水草相关的烟雾,象征离别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方恪,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诗词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以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著称,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人生哲理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玉楼春》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新婚生活的美好向往与离别的伤感,反映出诗人对爱情与时间流逝的深刻体悟。

诗歌鉴赏

《玉楼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在新婚后的甜蜜与随后离别的无奈。开篇便以“洞房红烛花枝暖”描绘出新婚时的温馨氛围,红烛的光辉与花枝的生动,象征着爱情的美好和新生活的希望。然而,随即转入对离别的深切思念,表现出“风月祗供肠寸断”的痛苦,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和感情的脆弱。诗人在“石城柳老莺声啭”的描写中,运用自然景象来映衬人事的变迁,表达了对青春的无奈与哀伤。最后一句“又向溪山迷泪眼”将情感推向高潮,泪水与自然景物交织,进一步加深了内心的失落与思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将爱情的甜美与离别的苦涩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人们在追求幸福与面对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洞房红烛花枝暖:描绘新婚的温馨场景,红烛和花枝象征着爱情的美好。
  2. 宿酒不辞金爵满:表示在醉酒中沉浸于幸福的状态,不愿意离开。
  3. 别来几度对良宵:回忆离别后多次对美好夜晚的感慨。
  4. 风月祗供肠寸断:风月虽美,但却只能引发内心的伤感。
  5. 石城柳老莺声啭:自然的描写,柳树衰老,黄莺鸣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6. 去住青春人意短:感叹青春短暂,离别与相聚都是短暂的。
  7. 明朝两袖拂蘋烟:明天将离去,袖子拂去烟雾,象征着对离别的无奈。
  8. 又向溪山迷泪眼:再次面对溪水和山景,泪眼迷离,表达了深深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人们的情感变化。
  • 拟人:柳老与莺声显得有情有意,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对仗:如“去住青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爱情的甜蜜与离别的苦涩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体现了人生的短暂与对青春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烛:象征喜庆、爱情。
  • 花枝:代表生命与美好。
  • :象征离别与时光流逝。
  • :春天的象征,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溪山:自然之美,承载着思念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楼春》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方恪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红烛”象征什么?
    A. 离别
    B. 伤感
    C. 喜庆与爱情
    D. 孤独

  3. “去住青春人意短”中的“人意短”指的是什么?
    A. 人生短暂
    B. 意思短浅
    C. 感情脆弱
    D. 年龄增长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表达爱情与人生的无奈。
  • 李清照的《如梦令》:探讨离别和思念的主题。

诗词对比

  • 《玉楼春》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感伤,前者更侧重于爱情的细腻,后者则表现了孤独与豪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