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时间: 2025-01-23 18:23:10

筝船酒幔斗娇憨。

柳毵毵。

燕喃喃。

好是绿窗如梦、倚清酣。

多少倦游心绪在,眠又起,似吴蚕。

尊前唯有旧何戡。

味谁谙。

恨谁堪。

教唱杏花春雨、望江南。

回首画屏山六曲,一半是,旧云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城子
作者: 刘嗣绾 〔清代〕

筝船酒幔斗娇憨。柳毵毵。燕喃喃。
好是绿窗如梦倚清酣。多少倦游心绪在,
眠又起,似吴蚕。尊前唯有旧何戡。
味谁谙。恨谁堪。
教唱杏花春雨望江南。
回首画屏山六曲,一半是,旧云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悠闲的江南水乡的场景,筝船摇曳,酒帷轻拂,令人觉得娇憨可爱。柳树轻柔如毯,燕子在低空飞舞,仿佛一幅如梦的画面。内心的倦怠与游子的心绪交织,睡意未消又难以入眠,像是吴蚕一样反复无常。眼前只有过去的回忆,谁能真正理解这种味道,谁能承担这样的遗憾?我愿意唱起那杏花春雨时节,仰望江南的美景。回首那画屏后,山水间的景致,依稀是曾经的云烟。

注释:

  • 筝船:指的是用筝声伴随的船只,表现了生活的雅致。
  • 酒幔:酒帘,象征着宴会和欢聚的氛围。
  • 柳毵毵:柳树的柔软枝条如毯子般垂挂。
  • 吴蚕: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蚕,象征无常与梦幻。
  • 旧何戡:旧的事情如何解决,暗示过去的烦恼难以释怀。
  • 杏花春雨:典型的江南春天的意象,富有诗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嗣绾(约1640-约1710),清代词人,擅长填词,风格清新婉约。其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与人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江城子》创作于清代,正值江南水乡的经济文化繁荣时期,诗人以个人情感为背景,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忆。

诗歌鉴赏:

刘嗣绾的《江城子》是一首充满江南气息的词作,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水乡的美丽与梦幻。开头部分以“筝船酒幔”引入,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柳树摇曳,燕子呢喃,整个画面如同水墨画般柔和,给人以宁静的美感。

而后,诗人转入内心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倦游的无奈与对旧时光的怀念。“多少倦游心绪在,眠又起,似吴蚕”,这句不仅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疲惫与无奈,也似乎暗示着一种无尽的追寻与迷惘。接下来的“尊前唯有旧何戡”,更是直指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最后部分把视线移向对往昔的回忆,“杏花春雨望江南”,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追忆。回首画屏,山间的旧云岚则是对美好记忆的再现,既有怀旧之情,又带着些许的伤感。整首词以清新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的景色描写,也有深刻的人生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筝船酒幔斗娇憨:描写筝船上的欢聚场景,传达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2. 柳毵毵,燕喃喃:柳树的柔软与燕子的低语,营造出春日的温馨与生机。
  3. 好是绿窗如梦倚清酣:绿窗如梦,表明诗人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中,享受这份宁静。
  4. 多少倦游心绪在,眠又起,似吴蚕:游子的疲惫与不安,像吴蚕一样反复无常,体现了内心的挣扎。
  5. 尊前唯有旧何戡:面对旧日回忆,诗人无从解脱,暗示内心的无奈与惆怅。
  6. 味谁谙,恨谁堪:谁能理解这种情感与遗憾,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7. 教唱杏花春雨望江南:愿意唱起那春天的美好景象,展现对美好往昔的向往。
  8. 回首画屏山六曲,一半是,旧云岚:回首往昔,山水之间的景象,暗示记忆的深刻与模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吴蚕”,用蚕的形象比喻人的无常与迷惘。
  • 对仗:如“柳毵毵,燕喃喃”,形成优美的音韵和节奏感。
  • 排比: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在追寻中感受到的无奈与孤独。通过对江南水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筝船:象征着优雅与享乐,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2. :代表柔情与生命力,增添了春日的气息。
  3. :象征着自由与宁静,增添了生动的自然画面。
  4. 杏花春雨:代表了江南春天的美丽与温柔。
  5. 云岚:象征着记忆的模糊与梦幻,带有怀旧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词中“筝船酒幔斗娇憨”中“娇憨”形容的是? A. 船
    B. 酒
    C. 人物
    D. 风景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吴蚕”象征着

  3. 判断题:诗人对过往的回忆是积极向上的,正确与否?

答案:

  1. C
  2. 无常,迷惘
  3. 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作品,描绘了对月的思念与人生哲理。
  • 《江南曲》:其他诗人对江南景色的描绘,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诗词对比:

  • 《江城子》 vs. 《水调歌头》:两者均描绘了对生活的感悟,但《水调歌头》更倾向于哲理性的思考,而《江城子》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描写。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江南水乡的诗歌艺术》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