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兴》

时间: 2025-01-11 12:49:45

关河牢落别离中,到处题诗记转蓬。

啼鸟不知春是客,落花还逐水流东。

云开千里远山碧,楼映半溪残照红。

雌蝶雄蜂不同类,双双相趁舞回风。

意思解释

客兴

作者: 刘秉忠 〔元代〕

诗歌内容:

关河牢落别离中,到处题诗记转蓬。
啼鸟不知春是客,落花还逐水流东。
云开千里远山碧,楼映半溪残照红。
雌蝶雄蜂不同类,双双相趁舞回风。


原文展示:

关河牢落别离中,到处题诗记转蓬。
啼鸟不知春是客,落花还逐水流东。
云开千里远山碧,楼映半溪残照红。
雌蝶雄蜂不同类,双双相趁舞回风。

白话文翻译:

在关山河流的隔离中,我在各处题写诗篇,记录着我的漂泊。
啼叫的鸟儿不知春天是客人,落花也随水流向东去。
云层散开,千里之外的远山显得碧绿,楼阁映衬在半溪的余晖中显得红艳。
雌蝶与雄蜂虽然不同种类,却双双相随在风中翩翩起舞。

注释:

  • 牢落: 指关山河流的阻隔与分离。
  • 转蓬: 指漂泊不定,如同风中飘荡的蓬草。
  • 啼鸟: 鸟儿在春天啼叫。
  • 落花: 指春天凋零的花朵。
  • 云开: 云层散开。
  • 楼映: 楼阁的倒影。
  • 残照红: 余晖的红色。
  • 雌蝶雄蜂: 指不同种类的昆虫,象征生命的多样性。

典故解析:

本诗中涉及的“转蓬”典故,最初见于《庄子》,用以形容人世间的漂泊与无常。诗人通过这一意象,引发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秉忠是元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出对离别与漂泊的感慨。

创作背景:

《客兴》创作于诗人旅途之中,正值春日,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愁苦,产生了深刻的感慨。

诗歌鉴赏:

《客兴》是一首充满离愁与乡思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开头两句,诗人以“关河牢落”来描绘身处异乡的孤独,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感伤。接着,通过“啼鸟不知春是客”展现了自然界的无情,鸟儿依然在啼叫,似乎并不关心人的离去。落花随水流东,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远山的碧绿与溪流的红光,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最后一句提到雌蝶雄蜂的舞动,生动地表达了不同生命之间的和谐与共存,似乎在暗示即使在离别与孤独中,也有生命的继续与美好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关河牢落别离中: 描述身处异乡,河流与山关使人倍感离愁。
  • 到处题诗记转蓬: 在旅途中到处写诗,寄托漂泊的情感。
  • 啼鸟不知春是客: 鸟儿的啼叫体现自然对人类情感的无视。
  • 落花还逐水流东: 花瓣随水而流,象征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漂泊。
  • 云开千里远山碧: 描绘远山的美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楼映半溪残照红: 楼阁与晚霞的交相辉映,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雌蝶雄蜂不同类: 比喻生命的多样性,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修辞手法:

  • 比喻: “转蓬”比喻人的漂泊与无常。
  • 拟人: “啼鸟不知春是客”,将鸟儿的行为拟人化,强调自然的无情。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客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表达,探讨了离别、漂泊及生命的多样性,展现了在孤独与离愁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关河: 象征阻隔与离别。
  • 啼鸟: 代表对生命的感知与无奈。
  • 落花: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消逝。
  • 远山碧: 代表美好与希望。
  • 双双舞: 象征生命的和谐与共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转蓬”意指什么? A. 漂泊不定
    B. 坚定不移
    C. 归乡之路
    D. 迷失方向

  2. 下列哪一句体现了自然的无情? A. 云开千里远山碧
    B. 啼鸟不知春是客
    C. 雌蝶雄蜂不同类
    D. 落花还逐水流东

  3. 诗中提到的“残照红”指的是什么? A. 夕阳的余晖
    B. 破晓的光芒
    C. 月光的皎洁
    D. 星辰的闪烁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客兴》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多地体现了对家庭的思念,而《客兴》则强调了在旅途中的孤独感与对自然的感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境遇与心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魅力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