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官庄晚霁
作者:潘纬〔唐代〕
平原眺晚霁,百里见苍山。
鸟带浮云去,人从暮霭还。
村童过雨集,野老到秋闲。
倚杖逍遥者,听蝉竹径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平原景象。诗人远望苍山,尽收眼底;飞鸟带着浮云飞去,人们在暮霭中归来。村里的孩子们在雨后聚集,乡村的老人们悠闲度日。倚杖而立的人,听着蝉鸣声从竹林小径传来,感受到一份宁静与逍遥。
注释
- 晚霁:指傍晚时分的天色晴朗。
- 苍山:指远处的青山。
- 鸟带浮云去:形象地描绘鸟儿飞翔在浮云之上,表现出一种自由的状态。
- 暮霭:指傍晚的薄雾。
- 村童:村里的孩子。
- 雨集:指因下雨而聚集的情景。
- 野老:乡村的老人。
- 倚杖逍遥者:指支着拐杖、悠闲自在的人。
- 听蝉竹径间:在竹林的小路上听蝉鸣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纬,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主要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常表现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唐代,背景是一个普遍追求自然与宁静的时代。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歌鉴赏
《官庄晚霁》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乡村傍晚。诗人以“平原眺晚霁”开篇,呈现出广阔的视野,显示了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胸怀。接着,诗人通过“鸟带浮云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自由、恬淡的氛围,鸟儿在空中飞翔,仿佛在与浮云嬉戏,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而“人从暮霭还”则引入了人类的生活场景,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村童的嬉戏与野老的闲适,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简单与纯粹。诗人通过对比,表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最后一句“听蝉竹径间”,则是对傍晚宁静氛围的总结,蝉鸣声在竹林中回荡,令人心神宁静,仿佛时光在这一刻凝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自然的结合,使读者感受到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平原眺晚霁”:在广阔的平原上眺望傍晚的晴朗天空,展现了开阔的视野和明亮的景象。
- “百里见苍山”:从平原可以看到远处的青山,表现了空间的辽阔与自然的壮丽。
- “鸟带浮云去”:描绘鸟儿在空中飞翔,与浮云相伴,传达出自由的情感。
- “人从暮霭还”:人们在傍晚时分归来,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村童过雨集”:孩子们因雨聚集在一起,体现出乡村生活的生动。
- “野老到秋闲”:老人悠闲地度过秋天,展示了自然的恬静。
- “倚杖逍遥者”:描绘一个悠然自得的老者,表现出对生活的满足。
- “听蝉竹径间”:在竹林小路中听蝉鸣,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鸟带浮云”比喻自由的生活状态。
- 拟人:通过蝉鸣表现自然的生命力。
- 对仗:对偶句的使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平原:象征开阔的视野和自由。
- 苍山:代表自然的壮丽与永恒。
- 浮云:象征变化与自由。
- 村童:体现了童趣与生活的活力。
- 野老:代表着悠闲与智慧。
- 蝉鸣:象征夏日的宁静与自然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鸟带浮云去”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自由
- B) 悲伤
- C) 忧虑
-
“倚杖逍遥者”指的是?
- A) 村里的孩子
- B) 年轻人
- C) 老人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
- C) 对城市生活的赞美
答案:
- A) 自由
- C) 老人
- B) 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也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加侧重于山水之间的宁静与深远的思考。
- 孟浩然的《春晓》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主题虽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