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越州逢北使》
时间: 2025-01-26 01:45: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泊越州逢北使
作者:沈佺期 〔唐代〕
天地降雷雨,放逐还国都。
重以风潮事,年月戒回舻。
容颜荒外老,心想域中愚。
憩泊在兹夜,炎云逐斗枢。
萦海若,霹雳耿天吴。
鳌抃群岛失,鲸吞众流输。
偶逢金华使,握手泪相濡。
饥共噬齐枣,眠共席秦蒲。
既北思攸济,将南睿所图。
往来固无咎,何忽惮前桴。
白话文翻译
诗的整体意思是:天地之间雷雨交加,身处异乡的我思念故国。虽然身在风浪之中,但我依然牢记归航的时光。面容在外流亡中逐渐苍老,内心却依旧执着于故土的愚昧。在这一夜的停泊中,炎热的云彩追逐着北斗星。海面翻腾,似乎雷霆震撼着天际。巨大的海龟失去了许多岛屿,鲸鱼将江河吞噬,水流淹没了一切。偶然遇见北方的使者,我们握手流泪,共同回忆往事。饥饿时我们同吃齐国的枣子,疲惫时我们同眠于秦地的蒲草。既然向北方有求于人,向南方又有自己的打算,来往之间本无过错,何必畏惧前路的艰难。
注释
- 逐:流亡,放逐。
- 舻:船,古代的船只。
- 域中:指自己所熟悉的地方,故乡。
- 斗枢:北斗星,古人认为它是导航的星宿。
- 萦海若:海水环绕,形容海面波涛汹涌。
- 鳌抃:传说中的巨大海龟,象征着失去的家园。
- 金华使:指北方使者,金华是古地名。
- 齐枣、秦蒲:分别指齐国的枣子和秦国的蒲草,代表着乡土的食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佺期(约658年-720年),字子璇,号万山,唐代诗人,曾任蜀郡太守。他的诗作多涉及边塞和游子思乡之情,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沈佺期被贬谪于外期间,心中对故国的思念和对身世漂泊的感慨交织,抒发了一个流亡者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泊”为起始,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深沉的氛围。开篇通过描绘雷雨交加的天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对故国的思念。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异乡的流亡岁月,面容逐渐苍老,心中却仍然寄托着对故乡的美好幻想。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无奈和痛苦,也反映了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在诗的中段,诗人描绘了夜晚的海景,尤其是“萦海若,霹雳耿天吴”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壮阔而又略显悲壮的景象,似乎与他内心的苦闷相互呼应。后面的“偶逢金华使”让诗人在孤独中遇见了同道之人,握手相泪,增添了一层温情。最后,诗人反思自身的处境,尽管面临种种困境,但他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流亡者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地降雷雨:描绘了自然界的狂暴,象征诗人内心的动荡。
- 放逐还国都: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流亡的无奈。
- 重以风潮事:风潮象征着人生的波折和风浪。
- 年月戒回舻:岁月匆匆,提醒自己要珍惜归国的机会。
- 容颜荒外老:流亡让人容颜憔悴,岁月无情。
- 心想域中愚:心中仍惦记着故乡的无知与渴望。
- 憩泊在兹夜:夜晚停泊,暗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 炎云逐斗枢:炎热的夜空中,云彩追逐着北斗星,象征希望。
- 萦海若,霹雳耿天吴:激烈的海面,表现诗人对命运的无奈。
- 鳌抃群岛失:象征着巨大的损失,反映了对故土的失落感。
- 鲸吞众流输:鲸鱼吞噬水流,暗喻流亡者面对的困境。
- 偶逢金华使:偶遇北方使者,带来一丝温暖。
- 握手泪相濡:流泪相握,展现深厚的情谊。
- 饥共噬齐枣,眠共席秦蒲:分享食物与安眠,表现出彼此的依依不舍。
- 既北思攸济:向北方求助,暗示对未来的期望。
- 将南睿所图:向南方寻求发展,展现诗人的抱负。
- 往来固无咎:往来之间没有过错,表达对人生的洒脱。
- 何忽惮前桴:不必畏惧前路的艰难,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雷雨”比喻人生的动荡;“鲸吞”比喻命运的无情。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炎云逐斗枢”,给自然现象赋予了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流亡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强烈的家国情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雷雨:象征着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 北斗星:象征方向与希望。
- 海洋:象征着流亡与无尽的孤独。
- 金华使:象征着同道中人的温暖与支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夜泊越州逢北使》的? A. 在故乡
B. 在异乡流亡中
C. 在朝廷任职时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金华使”象征什么?
A. 故乡的记忆
B. 同道中人的情谊
C. 失去的家园
答案:B -
诗中“握手泪相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感激
C. 深厚的友情与思念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长干行》: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游子对家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杜甫与沈佺期的流亡情怀对比,前者更多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后者更多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沈佺期诗文研究》
这份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沈佺期的《夜泊越州逢北使》,把握其情感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