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
时间: 2025-05-21 15:54: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
——苏轼
柏舟高节冠乡邻,
绛帐清风耸搢绅。
岂似凡人但慈母,
能令孝子作忠臣。
当年织屦随方进,
晚节称觞见伯仁。
回首悲凉便陈迹,
凯风吹尽棘成薪。
白话文翻译:
胡完的母亲周夫人,您是一位高洁的女性,在乡里声誉卓著;您在红色帐幕中,清风徐徐,显得格外高雅。您并不是普通的母亲,您不仅是慈母,更能培养出孝子,成为忠臣。当年您为儿子织鞋,亲自送到他身边;在晚年时,您以清白的名声迎接伯仁的到来。回首往昔,心中满是悲凉,只能目睹您留下的痕迹;愿凯风吹散荆棘,化为温暖的薪火。
注释:
- 柏舟:用柏木制成的舟,象征高洁与清雅。
- 绛帐:红色的帐幕,表示尊贵或喜庆的场合。
- 慈母:形容母亲的慈爱与关怀。
- 孝子:对父母孝顺的儿子。
- 织屦:用纺织的方式为儿子制作鞋子。
- 伯仁: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士,表示尊敬的对象。
- 凯风:温暖的风,象征着美好的环境与心情。
- 棘成薪:比喻艰难的事情化为温暖的记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善于运用对比与形象的描绘。
创作背景:
这首挽词是苏轼为胡完的母亲周夫人所作,体现了对母爱的崇高敬意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周夫人在生前以德行著称,培养了忠孝之子,苏轼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
诗歌鉴赏:
《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是一首挽歌,充满了对逝者的缅怀与敬意。苏轼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勾勒出周夫人的高洁品格。诗的开头用“柏舟高节冠乡邻”展现了周夫人的崇高地位,接着以“绛帐清风”描绘了她的优雅气质,显示出一种超越凡俗的气质。诗中对于周夫人的描写,不仅限于她作为一位母亲的角色,更强调了她对儿子教育的成功。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回忆起周夫人为儿子的辛勤付出,诸如“当年织屦随方进”,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最后两句“回首悲凉便陈迹,凯风吹尽棘成薪”则更是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精炼,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母爱的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柏舟高节冠乡邻:以柏舟象征周夫人高洁的品格,突显她在乡里的声名。
- 绛帐清风耸搢绅:描绘她的优雅气质,营造出一种清新高雅的画面。
- 岂似凡人但慈母:强调她不仅是一位母亲,更是一个非凡的存在。
- 能令孝子作忠臣:指出她教导儿子成为孝顺和忠诚之人。
- 当年织屦随方进:回忆她在儿子成长期的无私奉献。
- 晚节称觞见伯仁:晚年名声依旧清白,获得他人的尊敬。
- 回首悲凉便陈迹:对逝者的追忆中感到悲伤,回顾往昔的痕迹。
- 凯风吹尽棘成薪:希望逝去的痛苦能化为温暖的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柏舟”比喻周夫人的高洁。
- 对仗:在句式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通过“凯风”象征温暖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母爱的颂扬和对逝者的追忆,表现了苏轼对周夫人的深切怀念,传达了孝道与忠诚的重要性,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母亲角色的尊重和崇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柏舟:象征高洁的品格与不屈的精神。
- 绛帐:代表着尊贵和优雅的生活。
- 孝子:表达对道德与亲情的重视。
- 凯风:象征温暖的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胡完的母亲周夫人的形象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A. 高洁
B. 普通
C. 贫穷
D. 严厉 -
诗中提到的“凯风”象征什么意思? A. 寒冷
B. 温暖与希望
C. 风暴
D. 平静 -
苏轼在诗中对周夫人的称赞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 A. 聪明才智
B. 高洁品德与母爱
C. 财富与地位
D. 个人成就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游子吟》——孟郊
- 《慈母吟》——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游子吟》:同样描绘了母亲对儿子的深厚情感,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与感恩。
- 《慈母吟》:聚焦于母亲为子女所做的牺牲与付出,展现了母爱如山的伟大。
参考资料:
- 《苏轼诗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