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李台卿(并叙)》
时间: 2025-01-10 22:00:35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吊李台卿(并叙)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李台卿,字明仲,庐州人。貌陋甚,性介不群,而博学强记,罕见其比。好左氏,有史学考正同异,多所发明。知天文律历,千载之日可坐数也。轼谪居黄州,台卿为麻城主簿,始识之。既罢居于庐,而曹光州演甫以书报其亡。台卿,光州之妻党也。我初未识君,人以君为笑。垂头若病鹤,烟雨霾七窍。敝衣来过我,危坐若持钓。褚裒半面新,鬷蔑一语妙。徐徐涉其澜,极望不得徼。却观元妩媚,士固难轻料。看书眼如月,罅隙靡不照。我老多遗忘,得君如再少。従横通杂艺,甚博且知要。所恨言无文,至老幽不耀。其生世莫识,已死谁复吊。作诗遗故人,庶解俗子谯。
白话文翻译:
李台卿,字明仲,来自庐州。他的外貌极其丑陋,但性格刚直不阿,学识渊博且记忆力强,鲜有与之匹敌的人。他喜欢研究《左传》,在史学上对各种考证有许多独到的见解,甚至能够推算出千年之后的天文历法。我在黄州被贬时,李台卿担任麻城的主簿,初次见到他时,大家都对他嗤之以鼻。只见他垂头丧气,像一只病鹤,烟雨笼罩,愁苦满面。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坐得像在钓鱼。他的脸上只涂了一点新色,嘴里却说出极为巧妙的话。我缓缓地接触到他的才华,但始终无法达到他的深度。再看他的风姿,真是让人难以轻易判断。读书时的眼神如同明月,书本的每一个缝隙都被他照亮。但我年老多忘,无论如何也无法再得他那样的才华。李台卿通晓多种杂艺,学识渊博且抓住要领。最让我遗憾的是他言辞中缺乏华丽,至老仍然默默无闻。他生前无人识得,死后又有谁来吊念?我作诗以悼念故人,或许能够解救那些世俗之人的嘲讽。
注释:
- 李台卿: 诗中的主角,苏轼的朋友,字明仲。
- 庐州: 今安徽合肥,李台卿的故乡。
- 左氏: 指《左传》,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文献。
- 曹光州: 曹演甫,李台卿的亲戚,诗中提到他与李台卿的关系。
- 褚裒: 可能指古代的某位文人,诗中提及其一语双关的智慧。
- 秋水共长天一色: 诗中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自然的感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因性格豪放,才情横溢,作品涉及诗、词、文、书、画等多个领域。苏轼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激昂,又有细腻婉约,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吊李台卿》是苏轼因李台卿去世而作的悼念之作。李台卿生前虽不被众人看重,但苏轼识得其才华,故在他去世后,感慨万分,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其的怀念和惋惜。
诗歌鉴赏:
《吊李台卿》不仅是对李台卿的追悼,更是对人生、对知识和对友谊的深刻反思。苏轼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李台卿的形象与个性:虽外貌丑陋,但内心充满智慧和学识。诗中“垂头若病鹤,烟雨霾七窍”生动地描绘了李台卿被世人误解的形象,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苏轼用自己的视角重塑了李台卿的形象,突显了“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道理。虽然李台卿在生前不被重视,死后更是无人吊念,但苏轼却通过此诗让他的才华得以流传,显示了对友谊的深厚与对文化的传承。
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思,既有对李台卿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苏轼在诗中提到“所恨言无文,至老幽不耀”,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个人价值的思考,强调了内在才华的重要性。整首诗在感情上既沉重又深邃,使人感受到一种悲凉而又坚定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李台卿,字明仲,庐州人。
- 介绍李台卿的基本信息。
-
貌陋甚,性介不群,而博学强记,罕见其比。
- 描述李台卿的外貌与性格,对比外貌与内在。
-
好左氏,有史学考正同异,多所发明。
- 指出李台卿的学术成就,尤其在史学方面的贡献。
-
知天文律历,千载之日可坐数也。
- 说明他在天文学和历法方面的才能。
-
轼谪居黄州,台卿为麻城主簿,始识之。
- 自述与李台卿相识的缘由。
-
既罢居于庐,而曹光州演甫以书报其亡。
- 提到李台卿的身份与去世。
-
台卿,光州之妻党也。
- 解释李台卿与曹光州的关系。
-
我初未识君,人以君为笑。
- 自谦与对李台卿的初印象。
-
垂头若病鹤,烟雨霾七窍。
- 比喻李台卿的忧郁状态。
-
敝衣来过我,危坐若持钓。
- 形象描写李台卿的窘迫与沉思。
-
褚裒半面新,鬷蔑一语妙。
- 强调他虽外表不佳,却有智慧与才华。
-
徐徐涉其澜,极望不得徼。
- 表达与李台卿交往的艰辛与难以深入。
-
却观元妩媚,士固难轻料。
- 反映李台卿的内在魅力。
-
看书眼如月,罅隙靡不照。
- 描述李台卿专注读书的状态。
-
我老多遗忘,得君如再少。
- 表达自己对失去李台卿的遗憾。
-
従横通杂艺,甚博且知要。
- 赞美李台卿的广博学识。
-
所恨言无文,至老幽不耀。
- 感慨李台卿虽有才华却未被重视。
-
其生世莫识,已死谁复吊。
- 反映李台卿生前无人知晓,死后更是无人吊念。
-
作诗遗故人,庶解俗子谯。
- 最后以作诗追念李台卿,试图解救世俗的嘲讽。
修辞手法:
- 比喻: “垂头若病鹤”通过形象的比喻传达李台卿的脆弱与忧伤。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看书眼如月”将眼睛拟人化,表现出李台卿的才智。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李台卿的生平为中心,表达了对友人的追忆与对内在才华的思考。苏轼通过对李台卿的深情描写,揭示了社会对真正才华的忽视,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对友谊与知识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鹤: 代表李台卿的孤独与无奈。
- 烟雨: 象征忧伤与不可捉摸的命运。
- 钓: 表达沉思与耐心的等待。
- 月: 代表智慧与明亮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台卿的字是什么?
A. 明仲
B. 子瞻
C. 元妩媚
D. 演甫 -
苏轼与李台卿何时相识?
A. 在庐州
B. 在黄州
C. 在麻城
D. 在光州 -
李台卿的外貌如何?
A. 英俊潇洒
B. 丑陋
C. 美丽
D. 普通 -
苏轼对李台卿的评价是?
A. 只会说笑话
B. 博学且智慧
C. 无人问津
D. 考证不精
答案:
- A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登高》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江城子·密州出猎》与《吊李台卿》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江城子》更显豪放,强调豪情壮志,而《吊李台卿》则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与对知识的追慕。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中国诗词的意象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