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一题闻林夫当徙灵隐寺》
时间: 2025-01-22 22:45: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不知水従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
白话文翻译
在灵隐寺前,天竺山的后面,两条山涧在春天流淌着清澈的水,不远处是一座灵鹫山。我不知道这水是从何处而来的,波涛翻滚如同奔雷。无情与有情的事物都是难以捉摸的,愿意在这冷泉亭下盘旋徘徊。我在钱塘待了六百天,暂时回到山中却无法暖和我的席子。如今你想要在灵隐寺居住,穿着葛衣草履,随僧人吃素。你能和冷泉共度一百天,不必去考取书籍中的功名。
注释
- 灵隐:灵隐寺,位于杭州,是著名的佛教寺庙。
- 天竺:古代对印度的称呼,通常与佛教有关。
- 灵鹫:灵鹫山,传说是佛陀讲经的地方。
- 冷泉:指清澈的泉水,象征着清净与宁静。
- 葛衣草履:指简单的衣物和鞋子,象征着简朴的生活。
- 二十四考书中书:指的是科举考试的书籍,象征着传统的读书和功名观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和书信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轼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气魄,又有细腻柔和的情感,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他的友人唐林夫打算前往灵隐寺居住,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苏轼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山水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开篇描绘了灵隐寺周围的自然景色,生动地刻画了春天的涧水,水流湍急,声势如雷,给人以强烈的感受。接着,苏轼将“无情”与“有情”对比,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与对内心情感的探索。诗中提到的“冷泉”,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暗示着他对清淡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的结尾强调了在灵隐寺过简朴生活的愿望,表明了苏轼对名利的淡泊,反映了他对自我内心安宁的追求。这种对自然与心灵的共鸣,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和情感的温度。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哲学的思考,苏轼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灵隐前,天竺后:描写灵隐寺的地理位置,前有灵隐寺,后有天竺山,暗示着佛教文化的深厚背景。
- 两涧春淙一灵鹫:春天的两条山涧流淌着清澈的水,旁边有灵鹫山,象征着和谐的自然环境和佛教的圣地。
- 不知水従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水流的来源难以知晓,波涛翻滚如同雷声,表现出自然的力量与神秘。
- 无情有意两莫测:无情与有情的事物都是难以捉摸的,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愿意在冷泉亭下徘徊,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我在钱塘六百日:回忆自己在钱塘的生活,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 山中暂来不暖席:在山中短暂的逗留,却无法取暖,暗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 今君欲作灵隐居:朋友唐林夫想要在灵隐寺居住,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
- 葛衣草履随僧蔬:穿着简单的衣物,过着素朴的生活,象征着对物质生活的放弃。
- 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愿意与冷泉共度一百天,而不在乎世俗的功名,体现出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跳波赴壑如奔雷”,用奔雷比喻水流的急速,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冷泉象征着清净与宁静,葛衣草履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体现了超脱与清净的哲学思考。诗中通过对灵隐寺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内心自由与平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灵隐寺:象征着佛教文化与灵性追求。
- 山涧:象征着自然的清新与活力。
- 冷泉: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 葛衣草履:象征着简朴与对物质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灵隐寺位于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杭州
- C. 南京
- D. 西安
-
诗中提到的“冷泉”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宁静
- C. 名利
- D. 权力
-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 A. 追求功名
- B. 渴望财富
- C. 淡泊名利
- D. 享乐生活
答案
- B. 杭州
- B. 宁静
- C. 淡泊名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与王维:苏轼的诗歌多反映个人对自然的思考及人生态度,王维则更注重山水意境,二者在风格与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强调自然与心灵的结合。
- 苏轼与李白:李白的诗歌豪放激昂,而苏轼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和内心的平静,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