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后戏作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1 08:02:56

髯须主簿方用事,冰壶先生来解围。

蛮童取火炷香碗,不读南华谁与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髯须主簿方用事,
冰壶先生来解围。
蛮童取火炷香碗,
不读南华谁与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胡须飘逸的主簿正在用心办事,冰壶先生(指学识渊博的人)来帮忙解围。一个蛮族的小孩取出火点燃香碗,不读《南华经》的话,谁能与他一起归去呢?

注释:

  • 髯须:指长须,形容主簿的威严形象。
  • 主簿:古代官职,负责文书工作的人。
  • 冰壶:指代有才华的学者或文人,常用来形容人品和学识。
  • 蛮童:指偏远地区的少年,可能带有一些原始或粗野的特点。
  • 香碗:用香料点燃的碗,象征着祭祀或祈福的仪式。
  • 南华:指《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提到读书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慷慨著称,常常反映出他对国家前途、个人志向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与金朝对峙之际,社会动荡。陆游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表现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首句中的“髯须主簿”塑造了一个严肃而富有责任感的形象,暗示了官场的繁忙与压力。接着“冰壶先生”作为智慧的代表,来解围,寓意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表明在困境中,依靠的不仅是权力,还有智慧的支持。

“蛮童取火炷香碗”则转向生活的琐碎,展示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象征着人们对传统和文化的延续。最后一句“不读南华谁与归”,则是对读书和文化传承的反思,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在表面上描写了日常生活的场景,深层次却揭示了知识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对当下社会状况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髯须主簿方用事:描绘主簿的形象,表明他正在奋力工作,反映出社会的职责与压力。
  2. 冰壶先生来解围:引入智者,意指在困境中需要借助智慧与知识的帮助。
  3. 蛮童取火炷香碗:表现了生活的细节,象征着文化和习俗的延续。
  4. 不读南华谁与归: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髯须主簿”与“冰壶先生”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香碗”象征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对知识、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和忧虑。

意象分析:

  • 髯须:象征权力和威严。
  • 冰壶:象征智慧和知识。
  • 蛮童:代表社会底层和纯真。
  • 香碗:象征传统文化和祭祀习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髯须主簿”指的是: A. 一位年轻人
    B. 一位有责任感的官员
    C. 一位无所事事的人
    D. 一位诗人

  2. 诗中提到的“冰壶先生”象征: A. 财富
    B. 智慧
    C. 权力
    D. 羞愧

  3. “不读南华谁与归”的意思是: A. 不读书就无法回家
    B. 不读《南华经》就无法理解人生
    C. 不读书就无法养活自己
    D. 不读书就无法交朋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陆游的《早饭后戏作二首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但陆游更侧重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与文化的传承,而杜甫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关切。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相关的诗词研究文章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