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倦妆图
作者: 盛世忠 〔宋代〕
睡觉春山懒更添,
起来余恨锁眉尖。
料应春事关心曲,
怕见杨花不卷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懒散与无奈。诗人懒得再添妆扮,醒来后心中怨恨如锁眉般紧绷,仿佛春天的事情牵动了他的心绪,尤其害怕看到窗外飞扬的杨花,因而不愿拉开帘子。
注释
- 倦妆:懒于化妆,形容对生活的倦怠。
- 春山:春天的山景,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 余恨:心中遗留的怨恨。
- 锁眉尖:形容眉头紧锁,表现出愁苦的心情。
- 春事:指春天的事情,暗指春天的风景或情感。
- 杨花:指杨树的花絮,通常在春天飞扬,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不卷帘:不愿拉开窗帘,象征逃避现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盛世忠,宋代诗人,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索。生活在一个重视文人雅士的时代,盛世忠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人们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倦妆图》创作于春天,诗人可能在此时经历了一段困扰与烦恼,春天的美景让他感到心情愈发沉重。诗中包含着对春天的惆怅与对生活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在美丽的季节中却感到无所适从的复杂心情。
诗歌鉴赏
《倦妆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倦怠和对春天的复杂情感。首句“睡觉春山懒更添”直接表明了诗人对春天的懒散态度,春山的美丽在他眼中不再有吸引力,反而增添了他的倦怠感。这种懒惰不仅是对外界美景的冷漠,更是一种内心情绪的反映。
接着“起来余恨锁眉尖”一句,诗人从梦中醒来,却发现心中依然充满了怨恨和愁苦,眉头紧锁,无法释怀。这种情感与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料应春事关心曲”则带出了诗人对春天变化的敏感,春天的事物总是与心情紧密相连,诗人深知春天的美好,却因心中旧恨而难以享受。最后一句“怕见杨花不卷帘”更是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逃避,杨花的飘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诗人却因内心的苦闷而不愿面对。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与倦怠,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于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睡觉春山懒更添:诗人晨起,懒于梳妆,显得无精打采。
- 起来余恨锁眉尖:醒来后心中仍有怨恨,眉头紧锁,表现出愁苦。
- 料应春事关心曲:春天的事情与内心情感息息相关,难以割舍。
- 怕见杨花不卷帘:害怕看到窗外的春景,因此不愿拉开帘子。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第二句形成对比,前者描绘外部环境,后者反映内心感受。
- 比喻:将怨恨比作锁眉,形象而生动。
- 意象:春山、杨花等意象,富有春天的特征,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春天的复杂情感,诗人虽然意识到春天的美好,却因内心的怨恨和倦怠而无法享受。这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生活美好时,常常因内心的困扰而感到无奈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眉尖:象征愁苦与纠结的内心状态。
- 杨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活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的情感主要体现在哪一句中?
A. 睡觉春山懒更添
B. 起来余恨锁眉尖
C. 料应春事关心曲
D. 怕见杨花不卷帘 -
“杨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的到来
C. 诗人的怨恨
D. 无所谓 -
诗中反映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厌倦
C. 兴奋
D. 轻松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 《倦妆图》与《春望》:两者都反映了春天的情感,但《倦妆图》更强调内心的倦怠与无奈,而《春望》则表现出对国家和家园的思念与希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词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