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6 04:02: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祝英台近二首 其二
作者: 王时翔 〔清代〕
晓衾孤,残梦破。檐外雪微堕。
瘦损东阳,犹抱影儿卧。
呼童半拓窗棂,拥衣欹坐。
乱飘入玉花冰朵。可知么。
一点乡思随风,冷趁渡江舸。
飞向房栊,相对拨炉火。
其如水渺山重,怯寒无那。
枉忆著谢娘酬和。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被子孤单,残梦刚刚破灭。
檐外的雪花轻轻飘落。
我瘦弱得像东阳的影子,依然抱着自己的影子卧着。
呼叫小童打开窗棂,披着衣服倚坐着。
雪花乱飘,宛如玉花冰朵。你可知道吗?
一点乡愁随风而去,冷冷地随着渡江的船只。
飞向我的房间,与我对坐拨动炉火。
就像水面渺小,山峰重重,怯于寒冷无处可去。
徒然回忆起谢娘的酬和。
注释:
- 晓衾: 早晨的被子,指清晨的寒冷。
- 残梦: 破碎的梦境,象征着失去的美好。
- 檐外雪微堕: 雪花轻轻地从檐下落下。
- 瘦损东阳: 形容自己因思念而消瘦,东阳为阳光的意思,暗指早晨的阳光。
- 呼童: 叫小童,指仆人。
- 拥衣欹坐: 抱着衣服斜坐,表现出一种无精打采的状态。
- 乡思: 乡愁,思念故乡的情感。
- 谢娘: 指的是谢道韫,古代著名的女诗人,诗人自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时翔,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借助雪景与乡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场景作为开头,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清冷的氛围。诗人用“晓衾孤,残梦破”来引入,体现了早晨的寂寞与心情的失落。檐外轻轻飘落的雪花,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流动与变化。接下来,诗人通过“瘦损东阳,犹抱影儿卧”描绘出自己因思念而消瘦的形象,仿佛在说,光明的阳光也无法驱散心中的阴霾。
“呼童半拓窗棂,拥衣欹坐”展现出诗人无所事事的状态,仿佛在等待什么,或者是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诗中“乱飘入玉花冰朵”则以生动的意象展示了雪花的轻盈与美丽,而“可知么”则是一种情感的呼唤,仿佛在询问对方是否能理解自己此时的心情。
最后,诗人将思乡之情与自然景象结合,通过“冷趁渡江舸”与“飞向房栊”表现出归属感的渺小与无奈,使用“水渺山重”来对比思念的深重与现实的无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衾孤,残梦破: 早晨的被子孤单,刚刚从梦中醒来,象征着孤独和失落。
- 檐外雪微堕: 雪花在屋檐外轻轻飘落,映衬出清晨的冷清。
- 瘦损东阳,犹抱影儿卧: 自己因思念而消瘦,仍在沉浸于梦中,显示出对往昔的留恋。
- 呼童半拓窗棂,拥衣欹坐: 叫小童打开窗户,自己斜靠着坐着,表现出一种无精打采的状态。
- 乱飘入玉花冰朵: 雪花像玉一样的冰朵,轻柔而美丽,象征着思绪的飘渺。
- 一点乡思随风,冷趁渡江舸: 思乡之情随着风而去,冷冷地随船而行,表达出思乡的无奈。
- 飞向房栊,相对拨炉火: 回到自己的房间,与炉火相对,象征着内心的温暖与孤独的对抗。
- 其如水渺山重,怯寒无那: 表达出如同水面渺小、山峦重重,面对寒冷的无奈与脆弱。
- 枉忆著谢娘酬和: 徒然回忆起谢娘的诗词,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思乡之情比作随风而去的雪花,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 “乡思随风”使思念似乎有了生命,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 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与寂寞的心情,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孤独,反映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衾: 清晨的被子,象征孤独。
- 雪: 纯洁、冷漠,映射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寂寞。
- 乡思: 思乡之情,寄托着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 炉火: 温暖,象征着内心渴望的温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晓衾孤”的意思是: A. 早晨的被子很温暖
B. 早晨的被子很孤单
C. 早晨的被子很重 -
“瘦损东阳”指的是: A. 诗人身体健康
B. 诗人因思念而消瘦
C. 诗人想去东阳 -
诗中提到的“谢娘”是指: A. 一位著名的女诗人
B. 诗人的友人
C. 诗人的母亲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王时翔的《祝英台近二首 其二》与李白的《夜泊牛津》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通过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后者则更多表现出豪放与壮阔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但都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时翔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