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一九二○年三月廿二日红海舟中》
时间: 2025-01-11 14:08: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怒涛狂,眉月俏,孤客绵绵道。
东去遥云,可傍鬓边照。
怜他绣倦宵清,炉熏梦远,浑不识归来恁早。
逐征棹。去来三度相随,应被姮娥恼。
底事匆匆,幽恨漫萦绕。
未妨鸾鹤心期,都和浪咽,索换取镜中人笑。
白话文翻译
狂暴的波涛涌动,明亮的月亮映衬着我的眉宇,孤独的旅客在绵绵的思绪中徘徊。
向东而去的遥远云朵,仿佛可以陪伴在鬓边照耀。
怜惜那绣花的倦意与清冷的夜晚,炉火的烟熏让梦境变得遥远,竟然不知归来是如此之早。
随着征船的划动,我几度往返,想必是让嫦娥也为之恼怒吧。
到底是什么原因匆匆忙忙,幽深的怨恨在心头缠绕。
不妨让鸾鹤的心愿与我相期,和着浪潮的咽哽,换来镜中那个人的笑容。
注释
- 怒涛狂:形容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 眉月:指眉毛像月亮那样美丽。
- 孤客:孤单的旅人。
- 绣倦:指绣花时感到疲倦。
- 姮娥:嫦娥,月宫的女神。
- 鸾鹤:指美好的愿望,象征着高洁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平伯(1897-1986),字平伯,浙江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评论家。他的作品多以抒情、思索为主,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思。俞平伯深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尤其擅长运用典故和意象。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1920年,正值作者在红海舟中航行,面对辽阔的海洋和孤独的旅程,激发了他对亲情、友情和爱的思考。诗中的情感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诗人在航行中的孤独与思考,开头便以“怒涛狂,眉月俏”引出狂野的自然景象与优雅的个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心中的矛盾。接着,诗中通过对“东去遥云”与“鬓边照”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惆怅与渴望的情感,仿佛在追寻着什么,却又感受到无奈的距离。
“怜他绣倦宵清,炉熏梦远”,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夜晚,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的情感核心。通过“逐征棹”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艰难,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中,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诗的结尾处提到“未妨鸾鹤心期”,不仅表达了对美好愿景的期待,也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总体而言,这首诗在情感上有所积淀,语言上也极具韵味,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怒涛狂,眉月俏:强烈的波涛与美丽的眉毛形成对比,表现出自然的狂野与个人的优雅。
- 孤客绵绵道:孤独的旅人不断思考,展现出内心的迷茫与思索。
- 东去遥云,可傍鬓边照:远方的云朵似乎在陪伴着自己,象征着希望与渴望。
- 怜他绣倦宵清: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却因疲惫而难以享受。
- 炉熏梦远,浑不识归来恁早:梦境的遥远让人忘却了归来的时光,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逐征棹:随着船桨的划动,体现出一种追寻的姿态。
- 三度相随,应被姮娥恼:三度往返,可能引发嫦娥的嫉妒,暗示人间与天界的情感纠葛。
- 底事匆匆,幽恨漫萦绕:匆忙的生活让人心中充满幽怨。
- 未妨鸾鹤心期:即使如此,也不妨追求美好的愿望。
- 都和浪咽,索换取镜中人笑:与海浪共鸣,渴望换来那镜中人的欢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怒涛狂,眉月俏”等句子展现了对称美,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情感,使得景物更具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孤独、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在航行中的思考和情感波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自身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怒涛:象征着生活中的波折与挑战。
- 眉月:代表美丽、优雅的追求。
- 孤客:象征孤独感与思考者的身份。
- 姮娥:体现了对爱情与美好事物的向往。
- 鸾鹤:象征美好的愿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怒涛狂”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美丽的景色
- B. 狂暴的自然
- C. 孤独的心情
-
“姮娥”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
- C. 嫉妒与美好
-
诗人想通过“镜中人笑”表达什么?
- A.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未来的恐惧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by 李白
- 《静夜思》by 李白
- 《月夜忆舍弟》by杜甫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本诗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中的孤独与思考,但前者更注重山水之美,而本诗则表现了海洋的波澜与内心的波动。
- 《静夜思》通过对月的描绘表达思乡之情,与本诗中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形成呼应。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选》
- 《俞平伯全集》
- 《近现代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