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六》
时间: 2025-02-04 15:40: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蕉心卷雪梅枝亚。画扇飘香麝。带罗金缕女床鸾。座上雨花飘落洒情天。倾城一色衫红浅。酒晕生霞脸。梦佳何得尽无情。手搦并头馒似可儿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美丽场景,梅花的枝条像是被雪覆盖,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画扇轻摇,散发着麝香的芬芳。女子坐在床上,身穿带有金缕的罗衣,仿佛鸾鸟般优雅。座上雨花飘落,洒满了情意。她的衫子是浅红色的,宛如倾城之色,因酒而晕染的脸庞如霞光映照。可是美梦何以无情地结束?她的手捏着如同双头馒头般的情思,似乎在追忆那已逝的爱恋。
注释:
- 蕉心卷雪:蕉心指蕉叶的心部,形容梅枝如同蕉叶般细腻,卷起雪来形容其洁白。
- 画扇飘香麝:画扇上绘有图案,轻轻摇动时散发出麝香的气味。
- 带罗金缕:带着金线绣的罗衣,形容女子的华丽服饰。
- 座上雨花:指在座位上的花瓣如雨般洒落,象征着浪漫的情景。
- 酒晕生霞脸:因饮酒而脸庞红晕,好似霞光般美丽。
- 梦佳何得尽无情:美好的梦境为何要无情地结束。
- 手搦并头馒:手中握着如同双头馒头般的情感,暗示着对爱情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细腻的情感与华丽的辞藻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爱情、自然等主题,擅长描绘女性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相对开放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与情感,表达对爱情的向往与感慨。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六》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与情感色彩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美丽女子的优雅与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的“蕉心卷雪梅枝亚”就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梅花的洁白与蕉心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女子的纯洁与优雅。接着,诗人通过“画扇飘香麝”描绘出女子的妩媚,扇子轻摇间散发的香气仿佛在诉说着她的柔情。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借用“雨花飘落洒情天”的意象,表达了爱情的柔美与短暂,仿佛花瓣在空中飘落,充满了浪漫的气息。然而,随着“梦佳何得尽无情”的反思,诗人又将情感带入了深邃的思考,令人感到怅然若失,展现了爱情的无常与梦境的破灭。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与女子的情感,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富含情感的深度,令人沉醉其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蕉心卷雪梅枝亚:以蕉心形容梅枝的细腻,暗示其洁白如雪。
- 画扇飘香麝:女子摇扇,散发出的香气引人入胜。
- 带罗金缕女床鸾:女子的华丽服饰让她如同鸾鸟般美丽动人。
- 座上雨花飘落洒情天:美丽的花瓣如同雨水般洒落,营造出浪漫之境。
- 倾城一色衫红浅:浅红色衫子如倾城之色,传达出极致的美感。
- 酒晕生霞脸:饮酒后脸色红晕,增添了几分娇羞。
- 梦佳何得尽无情:对美梦的无情结束感到惋惜。
- 手搦并头馒似可儿坟:手中握着情感,宛如追忆已逝的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服装比作鸾鸟,突显其美丽。
- 拟人:雨花似乎在洒落情意,赋予了自然物以情感。
- 对仗:如“酒晕生霞脸”和“梦佳何得尽无情”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爱情的美丽与无常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与失落,情感深邃而富有层次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蕉心:象征细腻与纯洁。
- 梅枝:象征坚韧与清雅。
- 画扇:象征女子的妩媚与风情。
- 雨花:象征浪漫与柔情。
- 酒晕:象征醉人的美丽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画扇”的香气是什么? A. 檀香
B. 麝香
C. 玫瑰香
答案:B -
“梦佳何得尽无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B -
诗中描绘的女子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A. 白色
B. 红色
C. 浅红色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樊增祥的《虞美人 其六》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表达爱情的细腻与无常方面有相似之处,李清照通过“常记溪亭日暮”的景象,同样传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无奈与怀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为读者呈现出不同风格的抒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解析》
- 《樊增祥生平及其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