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红蜻蜒慈姑花画册,为任竹君题。》
时间: 2025-04-27 12:34: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更漏子
红蜻蜒慈姑花画册,为任竹君题
姚燮 〔清代〕
露横江,香隔水。
领到借姑风味。
胎一束,孕秋烟。
十三逢闰年。
花角,蜻蜒宿。
晕上纱衣凉绿。
疏雨过,白莲开。
但招蝴蝶来。
白话文翻译
露水横洒在江面,香气隔着水面飘来。
带着姑姑的风味而来,
花蕾像一个束缚,孕育着秋天的烟霭。
每逢十三的闰年,
花角像蜻蜓栖息。
纱衣上晕染出凉爽的绿色。
稀疏的雨过后,白莲盛开。
只希望能招来蝴蝶。
注释
- 露横江:露水横洒在江面,形容清晨的美景。
- 香隔水:香气从水面传来,表示水面上漂浮的香气。
- 借姑风味:借用姑姑的风味,可能指一种特定的生活情趣或情感。
- 胎一束:形容花蕾紧闭,似有孕育之意。
- 十三逢闰年:指农历的闰年,可能与花期相关。
- 花角:花的尖角,蜻蜓栖息于此。
- 晕上纱衣凉绿:指光影映照在轻纱上,呈现出凉爽的绿色。
- 疏雨过,白莲开:雨水过后,白莲盛开,象征新的生命与希望。
- 招蝴蝶来:希望能吸引蝴蝶,增添生机与美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燮,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美。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清代,可能与当时的社会风俗、自然观察及个人情感有关,反映出清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更漏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边的自然风光及其蕴含的人情味。开篇的“露横江,香隔水”描绘出一幅清晨江水与露珠交织的画面,清新而生动。接着,诗人以“借姑风味”引入一种人情的温暖,似乎在表达对亲情的怀念和依恋。
“胎一束,孕秋烟”则通过花蕾的描写,暗示着生命的孕育与变化。诗中提到的“十三逢闰年”不仅是时间的节点,也可以看作是生命的轮回与自然节律的象征。
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转向蜻蜓和白莲等意象,这些意象不仅充满了自然的美感,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赞美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整首诗在细腻的观察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使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无常与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横江,香隔水”:描绘清晨的美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的气息。
- “领到借姑风味”:引入了人情的味道,暗示温暖的感情。
- “胎一束,孕秋烟”:比喻花蕾紧闭,寓意生命的孕育和期待。
- “十三逢闰年”:时间的节点,象征生命的循环。
- “花角,蜻蜒宿”:自然的细节描写,体现了诗人的观察力。
- “晕上纱衣凉绿”:光影的变化,表现出一种清凉的意境。
- “疏雨过,白莲开”:雨后生机勃勃,象征新的开始。
- “但招蝴蝶来”:渴望美好事物的降临,增添生活的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胎一束”形象地传达花蕾的状态。
- 拟人:蜻蜓“宿”在花角,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和谐,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生命、亲情和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象征清新与纯洁,代表着自然的美。
- 蜻蜒:象征轻盈与灵动,体现了自然的活力。
- 白莲:代表洁白与高雅,也象征着纯洁的爱情与希望。
- 蝴蝶:象征美好与转瞬即逝的生命,渴望追求的美好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香隔水”意味着什么?
- A. 香气散发在水面
- B. 香气被水隔绝
- C. 香气沉入水中
- D. 香气消失
-
“胎一束,孕秋烟”的意思是:
- A. 花蕾紧闭,生命正在孕育
- B. 花开时节
- C. 秋天即将来临
- D. 生命已经结束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可以将姚燮的《更漏子》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观察与人生的思考,但姚燮更倾向于细腻的描写与人情的融入,而李白则注重豪放与个人情感的释放。两者在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不同,但都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姚燮传记与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