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时间: 2025-01-27 03:36:50

香雪濛濛月影团,抱琴深夜向谁弹。

闲中立品无人觉,淡处逢时自古难。

到死还能留气韵,有情何忍笑酸寒。

天生不合寻常格,莫与春花一例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香雪濛濛月影团,抱琴深夜向谁弹。
闲中立品无人觉,淡处逢时自古难。
到死还能留气韵,有情何忍笑酸寒。
天生不合寻常格,莫与春花一例看。

白话文翻译:

雪香弥漫,月光如团,夜深人静时我抱琴向谁弹奏呢?
闲适中品味无人注意,淡泊中遇时却自古难得。
即使到死也能保留那股气韵,有情之人怎能忍心嘲笑这酸楚的寒冷?
我天生就不同于常人,莫要将我与春花同样对待。

注释:

字词注释

  • 香雪:指梅花,因其在冬季开花,香气如雪般清幽。
  • 濛濛:形容雪花飘洒的样子。
  • 抱琴:指抱着古琴,象征文人雅士的风雅。
  • 闲中立品:在闲暇中品味,指享受安静的生活。
  • 气韵:指人的气质和韵味。
  • 酸寒:形容心中苦涩的感觉。
  • 不合寻常格:指不符合一般的标准或模式。

典故解析

  • 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高洁,常被文人所赞颂。其在寒冬中盛开,体现了不畏严寒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问陶,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美的追求时期。诗中梅花象征着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孤独的气质,反映了他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诗歌鉴赏:

《梅花》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梅花的香气和月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然而,诗人抱琴而坐,内心却充满了孤独和迷茫,这种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刻。接下来的两句反映了对闲暇生活的理解,闲适的品味无人关注,淡泊中遇时的机会却是难得的。这种对生活的感悟,透过梅花的坚韧与凛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坚持与追求。最后两句则突显了诗人对自身价值的认同,他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不应被简单地与春花等同看待,表达了对自我独立和个性的坚守。这种对梅花的赞美,实际上是对自己人格的升华,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香雪濛濛月影团:描绘了梅花的香气和月光的交织,传达出一种清幽的美感。
  2. 抱琴深夜向谁弹:表现诗人的孤独与思考,夜深人静,琴声无人倾听,显得格外凄清。
  3. 闲中立品无人觉:在寂静的生活中,诗人品味生活,却无人知晓他的感受。
  4. 淡处逢时自古难:在淡泊的境界中遇到良机是非常难得的,强调了人与时机的关系。
  5. 到死还能留气韵:即使在生命的尽头,诗人依然能保留那份雅致和气韵。
  6. 有情何忍笑酸寒:有情之人怎能嘲笑内心的苦涩与寒冷,表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7. 天生不合寻常格:诗人自觉与众不同,拒绝平庸的生活。
  8. 莫与春花一例看:强调梅花的独特性,不应与春花简单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香雪”比喻梅花的香气,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如“闲中立品”对“淡处逢时”,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梅花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高洁的追求,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同,体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不屈的精神。
  • 月光:象征清幽与孤独,反映内心的宁静。
  • :象征文人雅士的风雅与情感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香雪”指的是什么? A. 柳树 B. 梅花 C. 桃花
  2. “闲中立品无人觉”这句的意思是? A. 有人欣赏 B. 无人注意 C. 很多人知道
  3. 诗中提到“天生不合寻常格”,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认特别 B. 诗人喜欢春花 C. 诗人讨厌梅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梅花》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题材,但更多地强调梅花的坚韧与品格,而张问陶则更注重情感的内涵与哲理的探讨,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梅花文化与诗歌研究》
  • 相关古诗文的分析与解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