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朝好风日,园苑足芳菲。
竹动蝉争散,莲摇鱼暂飞。
面红新著酒,风晚细吹衣。
跂石多时望,莲船始复归。
白话文翻译:
今天的天气真好,园子里百花争艳,芬芳四溢。
竹子随风摇动,蝉声此起彼伏;莲花摇曳,鱼儿偶尔跃出水面。
我面颊微红,刚喝了酒,微风轻轻吹动我的衣衫。
在高高的石头上,我已等待很久,终于看到莲船慢慢归来。
注释:
- 芳菲:芳香和繁盛,形容花草的香气与繁茂。
- 竹动蝉争散:竹子在风中摇晃,蝉鸣声此起彼伏,形容夏日的生机。
- 面红新著酒:面颊因饮酒而微红,形容微醺的状态。
- 跂石:高高的石头,意指高处的观望。
- 莲船:指用莲花装点的船只,象征着美丽与宁静。
典故解析:
此诗并无明显典故,但“莲船”一词在古诗中常用于描绘美丽的景象,象征着雅致和闲适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3年-约577年),字子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庾信的诗风华丽,情感细腻,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自然风光与人情活动交织的日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闲适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采用了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了自然景色与人情的和谐。开头两句描绘了园中的芳香与生机,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竹子与蝉的互动,表现出夏季的活力与欢快。面红的新酒与微风轻拂,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放松。末尾的“跂石”与“莲船”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期待与归属感,显示出诗人在自然中沉醉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朝好风日:描绘了一个晴朗的日子,设置了愉悦的基调。
- 园苑足芳菲:花园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展现出自然的美好。
- 竹动蝉争散:竹子在风中摇摆,蝉鸣声此起彼伏,营造出动感的氛围。
- 莲摇鱼暂飞:莲花随风摇曳,鱼儿偶尔跃出水面,表现出水中生物的活泼。
- 面红新著酒:饮酒后微红的脸庞,表现出诗人的愉悦心情。
- 风晚细吹衣:傍晚的微风轻轻吹拂衣服,增加了诗的柔和感。
- 跂石多时望:在高石上长时间等待,表现出诗人对归来的期待。
- 莲船始复归:莲船开始慢慢归来,象征着归属与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莲船”比喻生活中的美好。
- 拟人:竹动、莲摇、鱼飞等,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与和谐,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传递出一种愉悦而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竹:象征着坚韧与柔美。
- 蝉:夏天的标志,象征青春与活力。
- 莲:洁净、高雅,常被视为美德的象征。
- 酒:代表欢愉与放松的情绪。
- 风:象征着自由与流动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园苑足芳菲”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风景优美
B. 花草香气浓郁
C. 竹子摇动
D. 鱼在水中游 -
“面红新著酒”中的“新著”指的是什么? A. 新的酒
B. 新的衣服
C. 新的面容
D. 新的朋友 -
诗中“莲船始复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期待归来
B. 对自然的无奈
C. 不安与焦虑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乡之情。
- 《早发白帝城》(李白): 描绘清晨的美丽景色,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李白)与本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情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加强调孤独感与对酒的沉醉,而庾信则更多地体现在与自然的交流与欢愉。
参考资料:
- 《庾信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读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