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将军寓直》

时间: 2025-04-28 02:15:58

宫鸦栖定禁枪攒,楼殿深严月色寒。

进状直穿金戟槊,

探更先傍玉钩栏。

漏传五点班初合,鼓动三声仗已端。

遥见正南宣不坐,新栽松树唤人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宫鸦栖定禁枪攒,楼殿深严月色寒。
进状直穿金戟槊,探更先傍玉钩栏。
漏传五点班初合,鼓动三声仗已端。
遥见正南宣不坐,新栽松树唤人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夜间的宫殿景象。宫中的乌鸦在禁苑中安静地栖息,楼阁深处显得冷清且严肃,月光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诗人进来时,直接走向金戟和槊,探头向前,靠近那玉钩的栏杆。漏水声传来,刚好五点钟,班鸣声初合,鼓声响起,仗已经准备好。远远地看到南方的宣室无人就坐,旁边新栽的松树吸引着人们来观赏。

注释:

  • 宫鸦:指在宫殿中的乌鸦,象征着幽静和孤独。
  • 禁枪攒:禁宫的枪支聚集,暗示军事守卫。
  • 金戟槊:金色的戟和槊,象征武器,表达一种刚烈的气氛。
  • 漏传:漏水的声音,也可指时间的流逝。
  • 班初合:指晨班的鸣声,象征着新的开始。
  • 新栽松树: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生于晚唐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主,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和胡将军寓直》是王建在夜间寓直时所作,表达了对夜晚宫殿寂寥景象的感受,同时也反映出士兵的守卫与对王权的忠诚。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安静而寒冷的宫殿。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表现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开头的“宫鸦栖定禁枪攒”通过乌鸦的栖息和禁枪的聚集,营造出一种神秘而严肃的气氛,仿佛在暗示着宫中不安的情绪与潜在的危险。接下来的“楼殿深严月色寒”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感觉,月光照射下的宫殿显得更加冷清。

诗人在此情境中展现出对职责的认真与专注,进状直穿金戟槊,展现出他对权力和责任的承载。漏水声传来,正好是晨班的开始,标志着新的一天的到来,鼓声响起,仗已准备好,表现出一种紧张而又有序的气氛。

最后一联则带有一丝淡淡的伤感,遥见正南的宣室无人,这不仅反映出宫廷的冷清,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慨。新栽的松树则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唤起人们的关注,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宫鸦栖定禁枪攒:乌鸦栖息在宫中,禁地中的枪支聚集,暗示着一种肃穆的气氛。
  2. 楼殿深严月色寒:高耸的楼阁在月光下显得冷清而严肃,渲染了孤寂的氛围。
  3. 进状直穿金戟槊:诗人走进宫殿,直面金戟和槊,象征着对权力的直视。
  4. 探更先傍玉钩栏:向前探头,靠近玉钩的栏杆,表现出对周边环境的好奇。
  5. 漏传五点班初合:水滴声传来,正是五点钟,时间的流逝与夜的结束。
  6. 鼓动三声仗已端:鼓声响起,仗已经准备好,象征着即将开始的警觉。
  7. 遥见正南宣不坐:远处的宣室无人就坐,表现出孤独与冷清。
  8. 新栽松树唤人看:新栽的松树吸引着人们,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晚的宫殿比喻为神秘而冷清的地方。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松树拟人化,唤起人们的注意,增加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夜间宫殿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权力、责任及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宫鸦:象征着孤独与凶兆。
  • 金戟、槊:象征权力与责任。
  • 月色:象征寂静与冷清。
  • 松树: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宫鸦栖定”中的“栖”指什么? A. 飞翔
    B. 停留
    C. 捕食

  2. 诗中提到的“新栽松树”象征什么? A. 结束
    B. 希望
    C. 忧伤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孤独与坚定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建的《和胡将军寓直》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展现了夜晚的孤独感,但王建更侧重于宫廷的肃穆和责任,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两者在情感深度和意象运用上各有特色,但都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