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裴度舍人》

时间: 2025-01-10 22:06:12

小松双对凤池开,履迹衣香逼上台。

天意皆从彩毫出,

宸心尽向紫烟来。

非时玉案呈宣旨,每日金阶谢赐回。

仙侣何因记名姓,县丞头白走尘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裴度舍人》
作者:王建 〔唐代〕

小松双对凤池开,
履迹衣香逼上台。
天意皆从彩毫出,
宸心尽向紫烟来。
非时玉案呈宣旨,
每日金阶谢赐回。
仙侣何因记名姓,
县丞头白走尘埃。

白话文翻译:

小松树在凤池两侧开放,
我的足迹和衣香逼近台阶。
天意全都从彩笔中流露,
帝王的心思向紫烟飘来。
非时的玉案上呈现圣旨,
每天金阶上接受赐赉归来。
仙侣为何不记得名字和姓氏,
县丞白发苍苍走在尘埃中。

注释:

  • 小松:指小松树,象征生机和清新。
  • 凤池:传说中凤凰栖息的池塘,象征吉祥和高贵。
  • 履迹:走过的足迹。
  • 衣香:衣服散发的香气,象征风雅。
  • 彩毫:指彩色的毛笔,象征文人墨客的才情。
  • 宸心:指皇帝的内心。
  • 紫烟:象征美好的愿望和前程。
  • 玉案:指皇帝的书案,象征权力和地位。
  • 金阶:指通往皇宫的金色台阶,表示尊贵。
  • 仙侣:指神仙伴侣,象征超凡脱俗的生活。
  • 县丞:地方官员,通常为县的副职。
  • 尘埃:象征世俗和低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建,字子安,晚唐诗人,生于公元约750年,卒于835年。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高远著称,常描绘山水田园、风花雪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王建与裴度的友谊交往之际,裴度为当时著名的文人和官员,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权力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上裴度舍人》是一首颇具韵味的诗作,通过对自然美和人际关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小松双对凤池开”开篇即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带给读者一种宁静的美感。接下来的“履迹衣香逼上台”则表现出作者的文人气质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天意皆从彩毫出,宸心尽向紫烟来”两句则体现了作者对命运与理想的思索,似乎在隐喻文人之路的艰辛与希望。最后几句“仙侣何因记名姓,县丞头白走尘埃”则反映出对世俗官场的无奈与失望,表现出一种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松双对凤池开:描绘了凤池边小松树的生机,象征着文人生活的清新。
  • 履迹衣香逼上台:暗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足迹和衣香的结合体现了文人风雅。
  • 天意皆从彩毫出:天意通过文人的笔墨流露,表明文人对命运的掌控。
  • 宸心尽向紫烟来:皇帝的心思向梦幻般的未来延伸,反映出对理想的向往。
  • 非时玉案呈宣旨:象征权力的象征,表达出对权力的不满。
  • 每日金阶谢赐回:描述了接受皇帝恩赐的日常,体现了官场的繁忙与繁琐。
  • 仙侣何因记名姓:质疑世俗名利,渴望超脱。
  • 县丞头白走尘埃:强调世俗生活的无奈,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意皆从彩毫出”,将命运与文人的笔墨结合,展现了诗人的思考。
  • 对仗:如“小松双对凤池开”,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宸心尽向紫烟来”,给抽象的“心”赋予了行动,增强了感情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渴望超脱尘世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松:象征着生命力与清新。
  • 凤池:象征吉祥与高贵。
  • 彩毫:象征文人的才情与理想。
  • 紫烟:象征美好的愿望与理想。
  • 金阶:象征权力与地位。
  • 尘埃:象征世俗与平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小松双对凤池开”中的“小松”象征什么?
    A. 生命力
    B. 权力
    C. 低贱

  2. “天意皆从彩毫出”中的“彩毫”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意志
    B. 文人的才情
    C. 自然的美景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超凡生活的向往
    C. 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建的《上裴度舍人》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王建更注重对现实的思考与无奈,李白则更倾向于表现个体的孤独与自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