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行》
时间: 2025-01-10 19:00: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
天明下直明光宫,散入五陵松柏中。
百回杀人身合死,赦书尚有收城功。
九衢一日消息定,乡吏籍中重改姓。
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
白话文翻译:
长安的恶少出名了,楼下劫掠商人,楼上却酩酊大醉。
天亮了,他直奔明光宫,散入五陵的松柏之间。
他杀人无数,理应死去,赦书却还给他收复城池的功劳。
九条大街上消息传来了,乡里的官吏在户籍中重改他的姓氏。
他出来后依然归属羽林军,站在殿前射杀飞禽。
注释:
字词注释:
- 恶少:指品行恶劣的少年,通常指不法之徒。
- 劫商:抢劫商人。
- 明光宫:唐代的宫殿名。
- 五陵:指五陵地区,多为帝王的陵墓所在。
- 赦书:指免除罪罚的文书。
- 九衢:指长安的九条大街。
- 羽林:指羽林军,是唐代的精锐部队。
典故解析:
“百回杀人身合死,赦书尚有收城功”中提到的赦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罪犯的宽容与政治权力的干预,显示了权力与法律之间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50前后,卒年不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民生疾苦和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新乐府”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羽林行》写于唐代社会动荡、黑暗的背景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腐败现象,揭示了官场的黑暗和恶少的猖狂。
诗歌鉴赏:
《羽林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长安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对恶少的揭露和对社会不公的控诉。诗中通过对比,展示了恶少的嚣张与社会的无奈,强调了权力与法律之间的关系。长安作为当时的繁华之地,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上却隐藏着许多黑暗和不公,王建通过对恶少行为的描绘,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诗中的“赦书尚有收城功”让人在感叹之余,似乎看到了当时社会的荒谬与无奈,揭示了权力的肆意妄为。整首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长安恶少出名字”指的是长安的一位恶少在社会上出名,揭示了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 “楼下劫商楼上醉”通过对比,展现了恶少的双重生活,楼下的抢劫与楼上的享乐形成鲜明对比。
- “天明下直明光宫”描绘了他在清晨仍然不改恶习,直奔朝廷。
- “散入五陵松柏中”则暗示了他与历史的联系,以及对权力的依附。
- “百回杀人身合死”直白地指出他的恶行,但“赦书尚有收城功”则揭示了权力对罪行的宽恕。
- “九衢一日消息定”表明社会对他的关注和讨论。
- 最后两句描写他依旧作为羽林军的一部分,显示了他在权力体系中的地位。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恶少的行为与社会反应,增强了诗的冲击力。
- 拟人:对恶少的行为赋予了生动的描绘,使其形象更加鲜明。
- 夸张:如“百回杀人”强调了恶少的罪行。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权力与法律的关系,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强调了对恶行的控诉和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恶少:象征着当时社会的败坏风气。
- 五陵松柏:代表着权力的庇护与历史的沉重。
- 羽林军:象征着权力的象征与维护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楼下劫商楼上醉”意指什么?
A. 恶少的双重生活
B. 商人的辛苦
C. 楼下的繁华 -
“赦书尚有收城功”表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A. 法律的公正
B. 权力的纵容
C. 人民的反抗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C. 对爱情的赞美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同样关注社会现实,揭示战争对人民的影响。
- 白居易《卖炭翁》:反映贫苦人民的生活,关注社会底层。
诗词对比:
王建的《羽林行》与杜甫的《兵车行》都反映了社会不公,但前者侧重于个人恶行与权力的关系,后者则侧重于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摧残。两者都展示了唐代社会的复杂与现实。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史》
- 《王建诗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