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歌》
时间: 2025-04-27 06:07: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纻歌
作者: 徐德音 〔清代〕
羲和六辔回苍龙,长红小白纷作丛。
纤枝绰约随流风,翩翩冶态如惊鸿。
一寸眉峰晕春碧,酒潮欲上莲腮赤。
热心拟化百枝镫,长倚君王照瑶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羲和(太阳)的车辙回旋在苍龙(天空),长红与小白的花朵交相辉映,像是成群的丛生。纤细的枝条随风摇曳,婀娜的身姿如同翩翩起舞的鸿雁。她的眉毛如春色般清澈,一股酒意渐上她的莲花般的面颊。她热切地希望将自己化作百枝的灯笼,长久地倚靠在君王的身旁,照亮华美的席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
- 六辔:指的是马车的缰绳,象征驾驭。
- 苍龙:天空,或比喻天上的龙。
- 绰约:形态婀娜,形容女子的美丽。
- 冶态:指美丽的姿态。
- 莲腮:形容面颊如莲花般娇嫩。
- 镫:灯笼,象征光明和希望。
- 瑶席:华美的席子,象征高贵与富丽。
典故解析:
- 惊鸿:出自《红楼梦》的比喻,形容女子的轻盈身姿。
- 春碧: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德音,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资料流传,其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风格细腻。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天,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白纻歌》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含蓄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长红小白纷作丛”,“纤枝绰约随流风”等,描绘了春日的繁花似锦,令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诗人以羲和的车辙象征着时间的推移,暗示春天的珍贵和短暂。与此同时,诗人将美丽的女子与大自然的春色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美感,表现了对生命与爱情的热切向往。
在感情的表达上,诗的最后两句展现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求,诗人希望自己能化作羡慕的灯笼,长久地照亮心中所爱的人。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羲和六辔回苍龙:太阳神的车驾回旋,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长红小白纷作丛:各种花朵竞相开放,形成美丽的花丛。
- 纤枝绰约随流风:柔美的枝条随风摇曳,展现春的活力。
- 翩翩冶态如惊鸿:女子的姿态轻盈如同飞翔的鸿雁,极为优美。
- 一寸眉峰晕春碧:女子的眉毛如春天的碧色,生机盎然。
- 酒潮欲上莲腮赤:微醺的状态使她的面颊如莲花般红润。
- 热心拟化百枝镫:渴望化作灯笼,象征希望与光明。
- 长倚君王照瑶席:愿意依偎在君王身旁,照亮华美的席子,表达对幸福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姿态比作“惊鸿”,生动形象。
- 拟人:诗中的自然景象被赋予了人性,增添了情感。
- 对仗:如“长红小白”,“纤枝绰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致与美丽女子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爱情与美的热爱与追求,展现了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羲和: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流转。
- 长红小白:象征生命的繁荣与多样。
- 流风:象征自由与变化。
- 惊鸿:象征优雅与轻盈。
- 莲花:象征纯洁与美丽。
- 灯笼:象征希望与光明。
- 瑶席:象征高贵与华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羲和”是指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D. 云彩 -
填空题:诗中用“绰约”来形容___的姿态。
-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女子希望自己能化为灯笼,长久照亮君王的席子。 (对/错)
答案:
- B
- 女子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特别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对唱。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春天的美。
诗词对比:
- 比较徐德音的《白纻歌》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在表现情感时,各有侧重,前者侧重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向往,后者则更为直接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不仅能够欣赏到徐德音的《白纻歌》,还能够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