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望日楼居火后示大儿佩璜》
时间: 2025-01-11 14:20: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楼一炬委荒芜,
补屋何从更买珠。
酿酒已无田种秫,
打门犹有吏催租。
昼操薪桂慵拈笔,
夜对缸花学辟纑。
尽付郁攸无长物,
舟居陆处总艰虞。
白话文翻译:
在高楼的光影中,周围一片荒凉,
我该从哪里来修补房屋,甚至买些珠宝呢?
酿酒的田地早已荒废,不再种植秫米,
门口仍有官吏催促交租。
白天忙于捡拾薪柴,懒得提笔写作,
夜里面对缸花,学习编织纑子。
一切都交给忧愁,没有什么值得珍惜的,
在舟船和陆地之间,生活的艰辛无处不在。
注释:
- 高楼一炬: 高楼的灯火,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但与荒芜的环境形成对比。
- 补屋: 指修补房屋,暗示居住环境的破败。
- 秫: 一种禾本科植物,常用于酿酒。
- 吏催租: 官吏催促交纳租金,反映社会的经济压力。
- 薪桂: 薪柴和桂树,象征日常生活的琐事。
- 缸花: 指用来酿酒的花,夜晚对着它,表现出无奈的学习。
- 郁攸: 形容心情的沉闷和忧虑。
- 舟居陆处: 说明生活不稳定,经历了很多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德音(1730-1791),清代诗人,字子华,号梅塘,晚号梅山。徐德音生于江苏,其诗风受到杜甫的影响,崇尚现实主义,常以生活琐事为题材,表达个人的忧虑与社会的困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在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中的沉思与感慨。诗中所描述的荒凉和租赋的压力,体现了当时社会底层民众的艰辛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诗歌鉴赏:
《三月望日楼居火后示大儿佩璜》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深刻思考的古诗。诗人在高楼之上,面对着周遭的荒芜,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忧愁。整首诗采用了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敏感,表达了生活的艰难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高楼一炬”开篇点明了环境的孤寂与荒凉,而“补屋何从更买珠”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力感。酿酒的田地荒废,正如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对理想的追求的无奈。
在白天,诗人忙于生活的琐事,甚至懒得提笔写作,而夜晚则在缸花的陪伴下学习编织,显示出生活的单调与无奈。最后,诗人在对生活的感叹中,表达了对未来的不安,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使人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重压与人们在困境中的挣扎,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楼一炬委荒芜: 高楼的光芒照亮了周围的荒凉,暗示希望与现实的对比。
- 补屋何从更买珠: 生活困境使得修补房屋与购买珠宝都变得遥不可及。
- 酿酒已无田种秫: 失去的田地象征着失去的生计与理想。
- 打门犹有吏催租: 门口的官吏催租,显示生活的压力。
- 昼操薪桂慵拈笔: 白天忙于琐事,懒于写作,表现出生活的疲惫。
- 夜对缸花学辟纑: 夜晚在缸花旁学习,象征着对生活的无奈与适应。
- 尽付郁攸无长物: 所有的忧愁与压力,使得生活的价值感减少。
- 舟居陆处总艰虞: 表达了生活的艰辛,无论在水上还是陆地。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高楼的光与周围的荒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孤独感。
- 象征: 高楼象征着希望,缸花象征着生活的琐碎。
- 排比: 在生活琐事的描述中,诗人使用排比手法,增强了生活的单调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突显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诗人的情感基调是沉郁的,体现了对生活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楼: 象征着希望与理想,亦是孤独的体现。
- 荒芜: 代表了失落与无奈的环境。
- 秫: 生活的生计,体现了农民的挣扎。
- 缸花: 生活的单调与琐碎,象征着无奈的学习与适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楼”象征什么?
A. 希望
B. 失落
C. 财富
D. 友谊 -
“打门犹有吏催租”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A. 政府的支持
B. 生活的轻松
C. 经济的压力
D. 人际的和谐 -
诗人在白天有何活动?
A. 写作
B. 旅行
C. 办公
D. 劳作
答案:
- A
- C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 李白的《将进酒》:展现了对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徐德音《三月望日楼居火后示大儿佩璜》与杜甫《春望》:两者均描绘了战争后的人们的困境,但徐的诗更为细腻、具体,呈现了生活琐事的压迫感;而杜甫的诗则更为宏观,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史》